最近的文章一直在写关于摆地摊的一些故事,缘起于大环境,因起于自身有这些经历,最深层原因也是想梳理自己的过往经历。
很多大佬最开始创业都是地摊起家,后来才慢慢成就一番事业。从最开始写地摊类的文章,到昨天的结束,一起想给大家呈现地摊中的创业学问,其实无论是摆摊,还是开店,还是互联网经营,都是创业的一种形态,都需要仔细经营,不断迭代。如果只停留在眼前的一些小收益中,人生也不过如此。
分析别人成功的原因,找到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做生意要做到小而美,专而精。要么做到规模化,帮助更多人,比如可以复制的商业模式。诚信、品质是基石,学习、试错、迭代、复盘,锲而不舍,坚定不移,不断更新,才是创业的正确姿势。
一、摆摊也要选品、选址、做市场调查
如果你只想用摆摊练手,那么可以小步试错,不必纠结选品、选址、做市场调查。但如何你把它当作创业项目来做,那么就要多考虑几步了。
这个选品的市场有多大?你的优势在哪里?客户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在哪里才能找到他们?他们的活动时间、活动范围又是什么时候?
你如何制定出有效的营销手段吸引他们?
摆摊创业时,最要警惕的是切勿被眼前的小利益蒙蔽,贪多,因一时好卖,又进了许多货物。创业最需要的是现金流,让现金流动起来,让库存尽量少一点。摆摊的成本已经很低了,那么就要增加销售效率。
增加销售效率不仅是增加摆摊次数,更是增加吸引人群的手段,比如在摊位上挂上引流的一闪一闪的电子产品,在夜市里再远也能被看到。
客户上前,可以在摊位处放上二维码,吸引顾客加微信,下次有新品可以第一时间知晓。顾客不愿意加微信,你可以给小优惠,比如加微信送小礼物,加微信立减2元等。
要让流动的客户群,成为摊主微信中的常驻客户群体。接下来就用打造朋友圈、做好客户维护的方法锁住他们了。
二、再小的个体都有个人品牌
微信的张小龙说,再小的个体都有个人品牌,经营地摊也是如此。诚信、品质就是最好的品牌。
前文提到摆摊时为了增加效率,尽量加顾客加入个人微信中,可以建立商品社群,经营朋友圈,吸引顾客们。
想让顾客常常购买产品,最重要的就是产品的口味以及摊主的诚信经营。
比如每天下班后,我都会买的牛肉饼,2元/个,味道美味。他们家只经营牛肉饼和咸菜肉饼,每天早晚出摊,卖出三四百个。
每次路过购买时,都有很多人排队购买。这样的场景,也只有卖吃的摊位能做到如此了。
这位摊主即使将客户引入个人微信中,如果不改变他的商业模式结构,每天只能用固定的时间,卖出固定的数量。再勤奋些,每天卖上500个,1000元,刨去材料、时间成本,经营虽也可观,但也到了上限。
三、摆摊创业的商业模式
拿前文提到的摊主的故事举例,如果他还想赚更多,那该怎么办呢?
1、将技术用师徒制教会更多人,培训收钱
就像前天提到开烧烤摊的老板一样,收徒弟,收取一定的培训费,还可以帮忙打杂,增加产品的出货效率。
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制作牛肉饼的过程,也可以拍摄成视频,发到互联网上,吸引更多的人过来学习牛肉饼的制作。
2、复制同样的摊位到其它街区摆摊
一家小吃摊在一处做火了以后,可以让家人或者徒弟到其它小区门口摆摊经营。
就像福年来公司一样,每一处摊位,只要卖牛肉饼就要挂上摊主的个人品牌,在这里假设牛肉饼摊主姓牛,那么这个摊位就叫“牛哥牛肉饼”。
每个摊位标准化的产品、标准化的摊位宣传,建立个人品牌。复制了几家以后,可以做加盟或者连锁等经营。
3、找到标准化的产品,互联网销售
前面提到,做技术培训时,可以拍摄短视频吸引更多人加盟或者接受培训,其次还可以带货。
很多特色小吃,不仅可以即食,还可以制作成标准化的产品,比如安徽当地的蒿子粑粑,每到清明前后,微商、淘宝都卖的非常火爆,经过加工处理,甚至不用在清明前后,全年都可以吃到。
而牛肉饼是不是也可以做出类似的标准化产品?一旦研究出这样的标准化产品,那么在摆摊时,是不是可以一边卖刚出炉的热乎牛肉饼,有的等不及的客户还可以买袋装的牛肉饼,回家加热即可?
经过这一系列的设计,一家普通的摆摊人,经过时间的积累,产品口味的沉淀,也可以成为一家牛肉饼的销售公司。未来也许也有可能将“牛哥牛肉饼”推往更大的市场。
摆摊也是创业的一种,值得被尊敬,更需要用心经营。上面附上最后很火的摆摊思维导图, 其实这不仅适用于摆摊,更适用于其它类型的创业。
创业形态有很多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即可。做好产品、定位、选址、营销、传播、复制,摆摊创业也有成为参天大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