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在开始买基金来得及。种树最好的时间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但种什么树、怎么种、怎么养护都很有讲究。
既然如此,我干脆重新开一个基金账户,充值10万,用来回答该买什么?一年能赚多少?
我把账户的股基、债基占比确定为6:4。至于具体买什么,之前的文章已经说了很多,最基本的逻辑是,选确定性高的行业主题基金、选优秀的基金经理。
具体买入计划是,4成债基:一次性买入“我要稳稳的幸福”组合。6成股基:主题行业轮动组合买2万,五星经理擒牛组合买2万,交银新生活力买1万,工银瑞信金融地产买1万;1-2个月内分3次建完,第一次底仓先买入一半,后面两次逢单日大跌买入。
具体操作和收益情况,每周公布一次。如果有突发行情,尽量在交易时间公布当天的操作记录。
02
当然,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接下来讲一讲,为什么这样安排?
买基金之前,要做三件事:做一次全面的资产盘点,确定好可以拿多少钱出来买基金。要赚钱,也要会管钱,让钱闲着是不道德的。但是很多人(家庭)的钱是糊涂账,这个银行放一点,那个APP放一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底,等到要办事有大支出的时候才开始盘算。
不能把家里的钱都拿来买基金,盘点资产之后就该做分配了。日常开支要留好,每年的保费要留够,还要留一笔备用金应对突发情况;短期(1年内)确定要用的钱也最好放货基,比如准备买房的首付款,如果选到中意的房子,急急忙忙赎回基金去交首付,那就会打乱投资计划。
我这个账户是特意开的,已经确定是10万,资产盘点这步就省了。除了一次性投入,我们每个月都有新增收入,可以从中拿一部分出来做定投。
接着就是做风险测评,很多人嫌测评太麻烦,甚至担心会暴露隐私,于是草草了事。其实,风险测评是监管强制要求的,目的是确保投资者买的产品风险等级跟他的风险偏好匹配,如实填写测评是在保护自己。
每只基金都有风险等级,每个人有风险偏好。进取型的人可以去买低风险的基金,但是保守的人如果买了高风险的基金,一天亏了3%,心态就要炸了,第二天涨了1%就会不停地纠结要不要赎回,根本拿不住更不可能赚钱。
根据风险偏好和市场行情确定组合:股票型基金买什么、债券型基金买什么,分别占多少。债基收益低,占比太高会拉低收益率;当然债基风险也低,进可转换成股基提高组合收益率,所以买一部分债基可以确保组合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03
买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动态管理”,也可以叫止盈。每天跟着市场起起落落是过程,我们更想要结果、要赚钱,所以要敢于止盈。
止盈的方法很多。我会在股债比发生偏离的时候,比如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由6:4变成7:3时,把10%的股票基金转换成债券基金。此外,持有基金估值发生偏离的时候,也会进行调整,总之主要通过调整股债比例来应对市场风险,达到账户总净值不断提升的目标。
更简单的止盈方法是,达到目标收益后将收益部分赎回。比如买10万基金,目标收益是15%,每次达标就赎回1.5万的相应份额。
最后说明一下,这个账户的初心是直白的展示,普通人买基金跑赢大盘不难,基民赚钱可以很舒心——以后你会发现,卧倒不动是这个账户的常态。
所以,没必要跟别人pk收益率,拿得住赚得舒服就好。我们不是职业投资人,主要精力还是要花在工作和家人身上,你说对吗?
来源:三金说钱微信公众号(ID: sanjin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