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一个躁动的月份,天气闷热,知了轰鸣;
7月,我赚了好多好多钱,却有些慌张;
7月,你说你的山,我说我的水乡。
01 收入条
收入来源依旧是三类,首先是睡后收入;
老东家的跟投分红是15500,感激涕零,股票的现金分红方面,总金额是10500。
第二类是套利类,也是最主要的来源;
先说A股打新,运气依旧不错,中了两个新股,分别盈利3万和1万,加上可转债,大概是40700。
以上几种,都是基本没有付出精力的,以下几种,是付出较多精力的。
港股打新是其中的大头,7月的市场非常给力,在三只新股同时爆发、单日盈利17万之外,还有零散的几个港新和美新、以及持有新股一段时间的收益,总的算下来,这个月在港股上的收入竟然是19万。
而参与港股打新以来的总收益已经是24万多,离我给自己定的年度目标25万,只有一步之遥了……
第三类是自媒体&社群类。
自媒体方面,招商社区、头条和公众号加起来就几百块钱,就不算了。
知识星球社群是另外一个投入心血的地方,6月份有8名新朋友加入,给我带来了2400元的收入,现在知识星球总人数已经来到100人,算是一个小小的里程碑。
总共是25.9万的样子,甚至超过了前几个月的收入之和。当然,这其中还没有算上股票投资的浮盈。
02 飘飘然?
收入很多,理应很开心、甚至飘飘然,而且我每天的工作时间已经减少了很多,控制在4个小时以内,但我却总是有些惶恐,不敢让自己懈怠下来。
表面上的原因,是我觉得这种收入并不全是源自于自己的能力,似乎只是因为7月份运气太好,包括A股中签和港股新股上市的惊人涨幅,不能指望着一直有这种好运。
同时,老东家的跟投分红肯定也会慢慢变少,股票的分红是集中在6-8月份,后期就基本没有了。
不可持续,就会让人有些慌张。
再往深层次挖掘,我想还是自己思维模式的问题,也就是尚未完全接纳和适应自由职业的转变。
自由职业和打工的区别,正是确定性的不同。
打工虽然收入的增长十分缓慢,但是胜在高确定性,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自由职业的未来总是充满未知的,也许这个月收入很高,但是下个月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从小家里就教育我要好好上班,包括现在也还是,而且成长过程中,我没怎么接触过经商和创业的人,再加上打工了那么多年,我心态的调整完成,估计还需要时间。
03 你的山,我的水乡
另外一个让我困惑的点,是关于如何看待自媒体。
前面提到,自媒体的收入屈指可数,社群也只有2000多,仅仅是月收入的零头,但这两样却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工作时间。
7月,我已经选择性放弃了很多自媒体类的工作,包括招商社区、知乎和今日头条,基本都没怎么更新,主要集中于公众号。
公众号的内容怎么写,却让我发了愁。
反倒是知识星球社群里,我写东西是比较自在的,而且基本都是干货,每天都会写最少1000字,我甚至一点也不担心没内容可写。
我会把星球里的一些内容整合后发到公众号,都算是我的肺腑之言吧。比如要先做资金规划、再考虑投资,比如投资要分散、不要太集中,我时间如此充裕、研究得比较多,还是在分散投资。
但是这类文章的阅读量、互动情况都比较惨淡,文章发了还有很多人取关,我真的是有点醉了……
有时我不禁会想,我努力写自己认为对大家有用的东西,是否只是一厢情愿呢?就像《七月》里唱的那样:你说你的山,我说我的水乡。
不赚钱、没反馈、还费事,这事咋干?
想了很久,我还是从三个方向给了自己宽慰:
首先,我公众号的初心就是记录;
记录自己的生活、工作和投资,还是要回到这个主线上来,同时,我会邀请更多付费社群的伙伴也来分享自己的理财经历;
然后,自由职业之后,每天宅在家里,我与社会的互动太少了;
还是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所以我会努力分享一些正确的理财观、投资方法,帮助更多人可以优化自己的财务状况、达到资产增值的目标。
至于能不能听得进去,就看缘分吧。
最后,关于社群,我想说的是,这里不是什么大V跟粉丝的关系。
我也不是大V,蚂蚁V都算不上。社群的意义就是交朋友,每一个社群的伙伴我都会当朋友对待,大家共同成长、一起进步。
如此这般,想通了之后,我心里舒服多了。
04 尾声
希望8月,我会变得平和不慌张;
希望8月,31岁的生日时,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最后,还是很感谢你能读到这里,希望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我们可以在知识星球相遇,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