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披露了一组数据,
截至7月29日,今年以来基金发行规模1.52万亿份,超过2019年、2015年全年发行量,创历史新高,单年发行历史首次超1.5万亿份。同期权益类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发行量1.02万亿份,接近2015年全年发行规模。
要知道,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新发基金的合计规模累计是1.063万亿份。如今刚进入下半年,不过才走1个月,已经增加0.457万亿份,到1.52万亿份。
不得不让人感叹,今年下半年新发基金竞争之激烈,尤其是在权益基金上。
我们看7月明细数据,
股票型基金方面,7月以来股票型基金发行数量16只,发行规模561.03亿份,占同期基金发行规模比例达12.22%,单月发行规模创年内新高。
混合型基金方面,7月以来混合型基金发行数量55只,发行规模2453.30亿份,占同期基金发行规模比例达53.43%,单月发行规模创年内新高,且有望突破2015年5月2477.52亿份的单月发行高点。
我们再具体到7月新发的每一只主动权益基金上。
下图是7月开始认购,并且已成立的,我们能看到各家基金公司可谓是把自家旗下的【老中青】多位明星基金经理都安排出山了,而他们的号召力最终也转换成实打实的带货力。
胡昕炜的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王宗合的鹏华匠心精选混合、饶晓鹏的华安聚优精选混合,3家先后发行的时间比较近,在A股持续走高的大背景下,1天募集完毕,纷纷达到单只主动权益基金的上限300亿元。
基金公司上看,汇添富以总募集规模496.61亿元领先,我在2020上半年公募权益新发,74家,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中我说过,2020上半年,公募权益新发市场,易方达绝对领先,广发、汇添富、南方奋力直追,万家、泓德、交银、工银潜力十足,中欧在爆款上失声。
在下半年开始的首月,7月,汇添富、鹏华、华安、富国、嘉实等多家机构已开始抢跑,南方景气驱动混合今天结束募集,该基金上限是150亿,据悉最终规模大概率在100亿上下,促使南方基金7月主动权益基金的总募集规模上200亿。
平安基金7月爆款平安研究睿选发行的时间点选的好、渠道发力,造就该基金超额募集。
上半年新发亚军的广发基金在7月份尚无爆款出来,它家正在募集期的广发稳健优选六个月、广发稳健回报都是在下旬才开始募集,这几天的市场调整,显然是影响到新发基金的势头。
此外,这两只又是偏股债均衡型的基金,即使广发稳健回报是傅友兴管理的,都少也会有影响。
上半年在爆款上失声的中欧基金,到了7月份也没啥声响,只有1只中欧创业板两年混合,4天募集了22.49亿,
最新数据(部分)显示,截至6月底,中欧基金总规模上了3000亿,这是它家成立以来首次。
细看中欧旗下主动权益基金一二季度的规模变动,受益于医药行业的持续上涨,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C规模增长最快,C类增加81.89亿。
周蔚文、曹名长、周应波等人管理的产品却没有大幅增长。
这与三位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今年业绩比较一般有一定关系,截至7月29日,曹名长最为代表的中欧价值发现今年以来的涨幅10.50%,未跑赢同类平均。
中欧的管理层估计也是知道的,在后续准备新发的基金上,中欧有产品,葛兰担任基金经理的中欧阿尔法混合将会在8月与大家见面。
不完全统计,接下来有32只待新发主动权益基金(不同份额分别统计),除了葛兰,我们还能见到景顺长城的刘苏、平安的李化松、宝盈的张仲维、长城的谭小兵、南方的蒋秋洁、万家的黄兴亮、银华的焦巍、汇添富的郑磊、兴证全球的季文华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
此外,据了解,科创板50ETF及指数有望在8月中下旬推出。
关于这个指数,大伙感兴趣,我把科创板50指数的详细给大伙介绍介绍,咱们有清晰的认识,再决定适不适合自己玩哈。
科创板50指数,代码000688,它是科创板的首个指数。
有三大特征:
一是,指数代表性充分,截至5月底样本股市值覆盖率约60%;
二是,行业特征鲜明,代表了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方向,其中信息技术公司占比达42%;
三是,科创属性突出,未来投资潜力大,50家样本公司平均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3%,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将为业绩增长提供助推力。
上报了本次产品的有4家基金公司,依次是:工银瑞信、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
产品尚在审批中,待出来,我会第一时间跟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