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制工人在建立社保账户以前,有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呢?其实这个问题要跟你的这个工作年限来决定,一般情况下视同缴费年限大约是从1992年开始才会拥有视同缴费年限,有些个别地区最晚的这个建立,正常交费的社保时间是在1996年,所以说你必须要在1996年以前,或者说1992年以前就已经参加工作,那么就会拥有视同缴费年限。
我们全国统一的交纳这个社保的时间,是从1992年开始到1996年这4年期间,全国各个地区陆续的都开始执行了,统一的养老保险的基本交费。那么在此之前你已经参加工作,实际上你所参加工作的这个工龄,都可以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最终都会累加到我们总计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当中却是可以获得这个过渡性养老金待遇的,所以说最终自己养老金的总额相对来说也会是比较高的。
那么我们有没有之前的工作年限,这个并不是你自己说了算,而是根据你实际个人档案中的相关记载为依据来认定的,如果说你能够有效的提供相应的个人档案,并且在个人档案明确和清晰地记录了你1992年之前的工作年限,包括你的招工表,劳动合同书,还有就是每一年工资的变动表等相关的材料信息,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些材料,完全证明你的视同缴费年限。
当然自己的缴费年限时间越长,那么也就意味着将来你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会更多,其实这一部分人我们也可以统称为是企业单位的中人,因为有很多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群还没有完全退休,所以说会以这样的方式来认定我们的实际工龄,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方式,将根据你的年限和140%的平均缴费指数来确定我们过渡性的养老金待遇,那么这个过渡性养老金,就会累加到我们总计的养老金当中去。
所以一般情况下拥有市场缴费年限的个人,他的这个养老金待遇普遍来讲,也会是比较偏高的,因为毕竟计算的这个缴费指数相对来说是比较高,达到了140%的水平,而我们真正在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的过程中,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可能所面对的缴费指数也就是60%左右,所以很明显这个视同缴费年限,它的这个缴费水平是比较高的,所以说养老金待遇是不会低的。
我们在计算养老金的过程中,实际上这个视同缴费年限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是有的人往往明明知道自己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但是没能够保管好自己的有效个人档案,或者说个人档案根本就没有记录这方面的信息,那么最终导致是无法认定这样的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所以说个人档案才是我们能够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唯一依据,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感谢阅读,每天讲讲退休知识那点事儿,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