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一看这个标题,你会不会觉得我是在胡扯呢?投资最大的风险不是投资风险还能是什么?
仔细回想一下,我们为什么会亏钱?是因为投资本身就自带风险吗?或许你会觉得这句话真是言之有理极了,但是对于那些经历过跑路、踩雷的投资者来说,或许就会有感同身受的体会。
其实金融市场的风险主要有这样几类,市场风险、监管风险、投资风险和道德风险。
在这些风险中,市场风险和监管风险是不可控的。
尤其是监管层,你永远也猜不到明天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比如周五一个政策砸下来,下周一的大盘走势可能就会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但这是谁都避免不了的,大家都乖乖跟着政策走,倒也公平。
再看第三个: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的高低其实跟投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它是基于操作层面的管控能力而言的。
比如,那些专业的投资团队中都会设有两个部门,一个是投资决策委员会,一个是风险管理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决定投什么。而风控委员会便是做好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
举个栗子,一位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做得非常好,在行业中排名前10,但是由于市场的风格转换,导致基金经理并没有及时适应当前的市场产品而业绩连连受挫,按照公司建立的风控制度,基金经理被迫强制休假,同时将产品的仓位降到10%以下。在基金经理的状态调整好之后,再重新运作这一基金,这就是风控委员会在产品净值发生巨大波动或者连续下跌时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最后一个是道德风险,在金融行业,我觉得道德风险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在金融产品或者理财公司运行推出时,便已经有不好的企图心。也就说这个产品本身就是个劣质产品,这家公司本身就是骗子公司。
另一类是在金融产品的运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产品中设定的投资范围和投资限制进行投资。简单来说,这是产品在输出的路上被“污染”坏了。比如,本来这个东西它不能冷冻,但管理者却偏偏要把它放在冰箱里,以为什么东西都是放冰箱最好的。这叫不把投资这个产品的投资者的钱当钱管,道德风险也是不负责的风险。
所以道德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是人为所致,是人的私心和欲望所致。
在金融行业这个世界里,每天有投资者进进出出,其实也有很多投资经理在起起伏伏。有些人一时辉煌,但是一旦遇到市场风格的切换导致的净值下跌后,有些人的状态一直无法调整过来,始终无法找到市场的节奏,个人的心态也越来越差,就这样慢慢沉默。有些投资经理他会很快的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投资节奏,逐步跟上市场。
我们常说市场永远是对的,所以真正优秀的投资经理需要具备的是独立思考和判断市场的能力,需要的是面对不同的市场进行风格转换的能力。
投资经理对市场有判断上的失误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但是及时的承认错误,并且具备快速纠错能力的投资经理,才是投资场上的常胜将军。
所以,投资最大的风险并非投资风险,而是道德风险。
那如何判断投资中的道德风险呢?
首先判断投资的平台是否合规;判断我们投资的理财产品是否合法;判断我们投资的理财产品对应的投资经理在操作上是否合规,看完这些后,再去看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是什么。这里我分享一些判断小技巧。
第一, 有监管的理财产品比没有监管的理财产品要靠谱得多。
虽然我们不能说有监管机构、牌照资质的就是百分百安全的。但至少监管资质的门槛还是很高的,仅这一条就可以干掉很多无良骗子公司了,比如微信群炒股、荐股,打着理财幌子的网赌、传销等等。反正就是那些认识不久的陌生人拉你投资的,多半是坑,因为真正能赚钱的路子没有人会分享出来,尤其还是你个陌生人。
第二, 收益和风险不对称的理财产品,要警惕。
收益和风险永远是成正比的,高收益一定对应着高风险。什么样的收益叫做高收益呢?其实那么多的理财产品只有两类,可以说基本是没有风险的,一个是银行的定期存款,还有一个保本理财产品,现在已经很少了。而且前段时间银行保本理财产品也亏了不是吗?所以得注意“保本”这个词。如果合同中没有这两个字,对方非得给你保证是保本的,那多半是有问题的。
再看那些固定收益在10%以上的理财产品,这个产品的资金最后到底投资到哪里去了,它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固定收益回报呢?在出事之前你怎么不想想这个问题呢?
其实,不是他们没想过,也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很多陷进去的朋友其实是知道这个东西它有问题的,但往往心存侥幸地认为我绝不会是最后上车的那个人,只要有人接盘,我就赚到了。
我曾经参加过一项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当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超过10%的时候,投资人的心理上就会跨过风险这道坎,直接奔向高收益的怀抱。
高收益对应高风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第三, 不要只关注理财产品的过往业绩。
我们经常会有一个误区,在选择投资一个理财产品的时候,会参考这个产品或者基金经理过去投资的产品业绩。如果净值曲线很漂亮,斜率越大,购买的客户就会越多。产品过往的业绩中如果有比较大的回撤,那么投资人便会望而却步。
但事实上我们总是在参考过去的业绩,为未来的业绩买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很疑惑,看着业绩很好的产品,为什么我买的时候不挣钱?
我自己在挑选产品的时候,会更关注基金经理是如何进行风险管理的,所以我看回撤优于看上涨。
其次我会关注每一次的净值波动背后的原因,以及基金经理的判断逻辑是什么,同时他做了哪些调整,关注这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判断投资经理是否有自己的一套对市场的判断逻辑,他的投资策略是否有可持续性,还是过去的收益,只是运气而已。
总之在购买任何金融理财产品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带着好奇心去判断每一个产品。天上不会掉馅饼,投资看的是长期获取稳定回报的能力,而不是短期内的暴涨与暴跌。做好风险管理,投资收益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