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个税清缴公式不得不都说一下之前出台的关于个税的法律以及政策。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涉及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2019年第94号)有关规定,纳税人在2019年度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需办理年度汇算:
①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但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
②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③纳税人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者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未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造成少缴税款会被追缴税款、滞纳金,还可能被处以0.5倍至5倍税款的罚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个人所得税的清缴公式中涉及到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一些优惠有免税项目、减税项目、暂免征税项目等。
以上都有不同的计算方式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计算方式:
1、综合所得计算方式为:应纳税额=应纳所得税×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一年纳税年度收入额-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所得税×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及以前年度亏损)×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所得税×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所得税×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
4、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每次(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20%。每次月收入在4000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20%
5、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所得税×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6、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所得税×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