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投宽基指数要用好沪深300、中证500,看好中国最大的一批航母级公司选沪深300,看好还有一定上升空间的中小型公司选中证500。
修订后的上证指数昨日正式亮相,报33333.16点
上证指数是国内第一个市场指数,代表上交所所有上市公司的股价水平,1991年7月15日发布,运作近30年,资历最老。它被媒体和广大股民当做股市晴雨表,谈及中国股市就绕不开它,对市场情绪和信心都有直接影响。
但是上证指数长时间在3000点附近做俯卧撑,上上下下,没有反应上市公司和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备受各方诟病。就拿近5年的情况来说,GDP复合增速是6.7%,截止2020年7月9日上证指数成分股5年净利润增长率是287.27%,对应的上证指数涨幅却是-1.61%。
这是因为指数编制方案失灵了。首先是纳入指数样本的公司不合理——没有剔除垃圾股,新股上市第11个交易日就纳入影响指数稳定性,传统公司太多缺少新经济公司。其次,以总市值确定权重,导致金融、地产等占比过大,而这些行业具有周期性,特点就是上上下下。
上证指数修订内容
这次修订针对指数样本,只能算是打补丁,因为权重标准没变,四大行、两桶油等传统公司的权重没有被撼动。
不过,这次打完补丁,上证指数再一头栽下3000的机会就更少了。如果出现,我们要珍惜All in 的机会。
说到指数,今天普及一下常见的宽基指数,以及跟踪这些指数的基金。
前面已经讲了上证指数,因为严重失真,赚钱效应太差。目前只有2只基金跟踪上证指数,未来应该也不会有新增。
深证成指:包括深交所上市的500家最具代表的公司。过去它稳坐老二的地位,最近几年有被创业板指数这个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危险,也很少有基金(大概3-4只)去跟踪。
被机构追捧的一哥——沪深300,中证指数公司出品,行业内出镜率最高的比较基准,最受被动基金追捧的指数。它代表沪深两市流通市值最大的300家公司,横跨沪深两市,比前两个更科学更年轻也更意气风发。目前有70只左右基金产品在跟踪,总规模超过1000亿。
成长先锋——中证500,在业内声誉仅次于沪深300。中证500是剔除沪深300成分股之外,总市值前500名的公司,同样是跨市场,同样设计科学,定位于有一定江湖地位的中小企业。目前有60只左右的基金在跟踪,总规模接近500亿。
一般来说,我们买A股的宽基指数基金就是从这两个指数中去选,分别代表大市值成熟企业和中小市值成长企业两种风格。
如果看好中国最大的一批航母级公司就买沪深300,2万亿的茅台,1.8万亿的宇宙行都在里面。它的特点是稳如狗,市值够大没有人可以凭一己之力操纵,缺点是成长性不够,天花板非常清晰缺乏想象力。有证券账户的朋友直接买300ETF,选择规模大流动性好的。
如果没有证券账户,可以在场外选择指数增强基金,基本可以长期稳定跑赢指数。至于指数增强是什么,怎么增强,下次再展开说。
如果看好还有一定上升空间的中小型公司,就牺牲一点稳定性,换取一点成长空间,这时选中证500。这些公司已经在细分领域有一定的护城河,同时有机会成为更多品类或者全国性的行业龙头。包括食品行业的绝味食品、桃李面包、影视行业的光线传媒,做纸巾的中顺洁柔……
问题是,当中证500中的公司做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因为选入沪深300而被剔除,所以大量优质公司反而会流失。
投宽基指数要用好沪深300、中证500,其他出镜率比较高的指数是:上证50——茅台+金融+两桶油;中证800——沪深300与中证500合体;创业板指——创业板TOP100,小盘为主;MSCI中国A股——海外土豪专用;富时A50——期货比指数出名,A股不开盘期间的报喜/丧鸟。
当然,各个行业的指数基金也值得关注,信息量太大,下回细说。
来源:三金说钱微信公众号(ID: sanjin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