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朋友们对于新农合并不陌生,新农合全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种农民自愿参加的医疗互助制度。简单来说,农民们每年自愿选择缴费,就可以享受到当年的新农合报销,其中包含了门诊报销、住院报销以及大病报销三部分。所以,对于收入较低的患病农民家庭来说,有了新农合起码能报销一大笔费用,不至于因病返贫。
不过,连年上涨的新农合费用,却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从最开始的每人一年10块钱,到去年的每人250块钱,很多朋友预测,今年的新农合会不会上涨到每人300多元?
日前,三部门联合公布《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表示,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原则上个人缴费标准同步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280元。
也就是说,今年新农合的缴费最低标准上涨了30元,每人每年需要缴纳280元。不过,对于参合人的财政补助的力度也相应增加,每人每年不会低于550元。除此之外,参与今年的新农合,农民们还可以享受到以下的几点重大利好:
1.报销比例提高,起付标准降低:2020年医疗保险福利进一步提升,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从50%提高到70%,同时报销起付费用也由原先的2000元下降到1000元,只要达到这一标准就可以报销了,不过这一项要根据看病的医院及医治的机构(门诊、住院等)来参照,每个地方执行的标准会略有差异。
2.报销范围扩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产生的医疗费用达到起付标准的50%就可以进行报销,并且2020年新农合将以往无法进行报销的慢性病也纳入医疗保险范围。
另外,2020年还新增"大病二次报销"福利政策。患有重大疾病的农民在就医过程中出现二次治疗,治疗费用达到起付标准并且达到相应的医疗费用,均可享受再次报销的福利。重大疾病起付标准为15000,医疗费用1.5-5万按60%比例报销,5万-10万按75%比例报销,10万以上按80%报销,上不封顶。
3.异地就医报销手续简化:
以往农民们到城里看病,只能使用新农合进行报销,报销比例要比城镇居民社保低一些。而今年新农合升级为城乡居民医保,农村人到城里看病,也能享受跟城镇居民医保一样的报销待遇。
而且,新农合今年的异地就医报销也更加方便!在2020年,农民就医出院进行医疗费用结算时,可以直接报销相应的比例,自己只用承担报销后的费用。异地就医的农民,则按照当地医疗标准报销,不用再回到户口所在地进行报销。
不知道看过了以上内容的你,认为2020年新农合上涨的30元是否划算呢?今年,你还会继续为自己和家人缴纳新农合吗?欢迎在评论中说说你的想法!
综编自:惠农网、凤凰金融、三农小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