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不知不觉间,2020上半年已过,下半年已启程。
2020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一年,受疫情这只黑天鹅影响,全球秩序被扰乱。
直至目前,这只黑天鹅刮起的风暴仍未消散。宏观环境的震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金融市场。全球股市像过山车般的上蹿下跳。就在股票投资者久久惊魂未定之时,基金这匹黑马横空脱颖而出。
1 “C位出道”的基金
今年以来,国内基金持续吸金,推动了中国基金规模在全球市场中的排名大幅跃升。
据欧洲基金与资产管理协会(EFAMA)与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统计显示,在全球基金资产总额中,中国基金所占的市场份额在一季度末已上升至4.1%,一举超越法国、英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成为全球第五。
而在去年底,中国基金规模才排名第十。为何今年能大幅跃升?
除了(由于避险)货币市场基金得到强劲资金流入外,还有就是由于新基金的发行又迎来激情燃烧的岁月。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24日),新基金发行规模已突破1万亿大关,共有657只新基金发行。
从基金业20多年历史数据来看,上一次仅在2015年上半年曾达到过1万亿。也就是说,除了2015年外,2020年公募基金募资规模再创新高。而在一万亿规模中,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达到69.4%。
由于近期A股一路狂奔,市场再次热闹非凡,投资者跃跃欲试,基金投资再次成为普通大众的关注点。
2 炒股不如买基
据统计,2015年牛市前上市的个股共有2662只,从2015年牛市顶买入,持有至今,涨幅超过上证指数的个股仅有716只。
简而言之,就是整个市场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个股能跑赢上证指数。
如果和“身强体壮”的沪深300比,仅有350只个股跑赢了沪深300,占比仅为13%,约八分之一。
假设2015年牛市让你随便选10只股。只要求5年后有一半以上也就是5只股票能跑赢沪深300。根据统计学原理,这事能赢的概率只有0.44%。这个数值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那么多散户炒股都没赚到钱?这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研究能力的投资者而言,费心费时地选择个股,远不如选择投资基金。
股灾五周年,虽然市场依然低位运行,但并不意味着投资机会不再。如果我们仔细研究A股这5年的行情,会发现普涨和普跌越来越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分化。
如今看来,各大指数相较五年前的高点还是跌幅状态,但公募基金却能在同期收获比较不错的收益。可见,未来分享基金的机会非常重要。
3 五大不变与五大变化
从大的基本面来看,资本市场未来有哪些特质不会改变?
1)整体市场稳健向上的格局不变
首先,今年以来,疫情在全球大幅蔓延,不断冲击股市,欧美资本市场波动巨大。受美股、港股等联动性影响,A股虽逃不过波动,但市场基本格局没有被打破,稳健是目前A股的主旋律,这个格局至今未变。周边股市大涨的时候,A股未必跟随大涨;同样,周边股市暴跌的时候,A股也未必同步暴跌。
其次,货币宽松的大环境不会很快结束,放水也很可能会长期持续进行。
最后,估值偏低、产业升级等都有利于整体市场的稳健前行。
2)主导行业不会变
过去5周年,消费、医药和科技三大类的股票型基金涨幅名列前茅,非常喜人。未来引领投资的主导行业依然会以消费、医药、科技为主。
3)股票走势分化不会变
二八原理,优质股票走出长牛。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这就是二八定律。
过去的股市一直存在二八定律,至今也一样,未来我们认为同样如此。表现优秀的永远只是少数。赚钱的也永远只是那20%。
4)散户亏钱的逻辑没有变
散户炒股亏钱的原因永远主要是那几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比如今年的瑞幸咖啡。还有债务违约,数据造假,业绩下滑,商誉减值等都是地下雷。再加上注册制的实施,疫情带来的冲击以及散户自身的择时缺点等,依然是买股票亏钱的主要因素。
5)基金业绩分化不会变
选股能力、择时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依然是投资者需要具备的重中之重的素质。
资本市场未来会有哪些变化?
1)市场风格发生重大变化:创业板、中小板走强,沪深300和50指数跟随
2)行业重心发生变化:新基建(5G、芯片、新能源、人工智能为主导)
3)新经济时代到来:新经济(互联网、物联网、在线办公等为主导)
4)债券基金黄金时代结束:债券基金是稳定性的好配置,但中长期收益会降低
5)QDII基金风险加大:美股存在比较大的泡沫,警惕泡沫破灭
4 下半年基金投资策略
利用基金做好组合,形成资产配置
根据投资者类型的划分,我们可以给基金配置划分不同的阵形。
保守型投资者,532阵形:建议配置50%以上的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黄金型基金;30%的稳健性资产,主要是消费蓝筹类基金,20%投资新基建基金,比如科技生物医药等。
稳健型投资者,343阵形:建议配置30%以上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黄金型基金;40%是稳健性资产,主要是消费蓝筹类基金,30%投资新基建基金,指科技生物医药等。
进取型投资者, 235阵形:20%以上主要是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黄金型基金;30%是稳健性资产,即消费蓝筹类基金,50%投资新基建基金,指科技生物医药等。
做好止损止盈
止盈不是赚多少卖出,而是从最高点回撤多少卖出;止盈目的是保住胜利成果,但往往也容易错失大行情。
具体如何止盈呢?这要看你的投资期限。
短期建议赚20%以上,回撤4%左右止盈;中期建议赚50%以上,回撤7%左右止盈;长期建议赚1倍以上,回撤10%左右止盈;这里要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设定,没有绝对答案。
定投加大力度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现在风险最小参与股市的方式就是基金定投。牛市越来越近,定投到了最好的吸收筹码阶段,选好组合,加大定投。但不要频繁调换基金,对于定投来说,我们建议选择指数型股票型基金为主。从行业来看,选择消费、科技、医药为主。
关注基金转换
基金诊断非常重要,半年应该全面诊断一次;做好不同类型的基金组合,最好做一个一笔投和定投的搭配投资。一笔投一定要有防守型债券基金,但比例不宜太高;定投的核心行业在于新基建、新经济占比应该超过60%。小盘类基金,科技类基金或是下个时期重点关注对象。
经济向下,资产向上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预计今年全球经济会呈负增长;各国为了救市,纷纷“直升机撒钱”,但经济不好,这些钱都流入了房产股市等地,流入实体较少;最终形成了巨大的资产泡沫,也拉大了财富差距;整体看来,这样的局势之中,中产阶层是最大的受害者,一边要警惕资产泡沫,一边要预防通货膨胀。左手防守型理财,右手进攻型投资或是有利的应对策略。
如何通过基金拥有穿越牛市癫狂和熊市绝望的力量呢?我的答案是拥有老者的经历、青年的心脏、儿童的灵性,以及真正的基金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