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如果失信于人丢失的不仅仅是维持已久的人际关系,更是丢失了原本的幸福生活,国家也会以各种限制手段来惩戒债务人。今天就来了解下失信人将会在哪些方面受限呢?
不偿还债务通常只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有还款意愿但没有还款能力,第二种与第一种相反就是有还款能力但却不想还款。如果是第一种还可以被原谅,而第二种就没有理由原谅。国家也会对这类债务人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国对失信被执行人会采取“查封财产”这一举措,因为债务人是有意欠钱不还,所以查封财产让他有钱不能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除了“查封财产”以外,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失信被执行人还有如下限制:
1、出行方式
随着技术的进步,飞机、火车、轮船都已成为常用的交通工具,为减少旅途疲劳,大家会选择舒适的出行方式。但失信人在乘坐飞机、轮船、列车出行时不能选择二等舱以上的舱位,更严重的话还会被限制出国。
2、限制高消费
失信人员不能在星级宾馆、夜总会等休闲娱乐场所进行高消费。
3、限制办公
失信人员如果自己创业做生意,是不被允许租赁高档写字楼进行办公。
4、限制房屋购建
失信人员如果是城镇户口,那会限制购房,假如其名下有房产的话,该房产也会被用来抵押还债。如果失信人员是农村户口,是不允许对宅基地进行翻修、扩建的。
5、限制教育
如果欠钱不还,不仅失信人员的行为会受到限制,亲人也会被连带。教育是人生大计,谁也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但失信人员就算有再多的钱其子女也不能在高收费私立学校就读,这也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6、限制购买理财产品
失信人员不允许购买保险理财类产品,因为这种行为会有转移、囤积财产的风险,因此会限制失信人员购买。
以上种种都是对失信人员的相关限制条款,无论从国家角度来说还是从个人利益来看,失信人员既然不偿还欠款那就限制他们的正常生活,而他们也没有资格享受高端舒适的生活,而且这种限制不是一时的,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债务人主动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