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国家统计局:6月CPI同比上涨2.5% 食品价格涨11.1%
2020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2%,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11.1%,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3.5%,服务价格上涨0.7%。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8%。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持平;食品价格上涨0.2%,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下降0.1%。(据 国家统计局网站)
印花税法要来了!这些税率拟下调或免税
印花税法草案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一些内容和你息息相关。
与《暂行条例》相比,《征求意见稿》作出调整的税率包括:一是为简并税率、公平税负,减少因合同类型界定不清在适用税率上引发的争议,将《暂行条例》中原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的适用税率由万分之五降为万分之三。二是考虑到国务院已决定自2018年5月起对资金账簿和其他账簿分别减征和免征印花税,为了与现行政策保持一致,将营业账簿适用税率由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的万分之五降为万分之二点五。
值得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还规定了一些免税情形,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为支持特定主体融资,对无息或者贴息借款合同、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订立的借款合同等免税;为减轻个人住房负担,对转让、租赁住房订立的应税凭证,免征个人应当缴纳的印花税。(据 中国证券报)
6地已调整社保缴费基数,还有2省份在路上
连日来,多地已上调社保缴费基数上限。按照惯例,每年5-7月份,由于平均工资的调整,社保缴费基数也作出相应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上海、天津、湖南、广东、河北、贵阳6省市上调了社保缴费基数。北京、陕西社保缴费基数调整在路上。(据 中新经纬)
2019届大学生就业数据:月入5440元 计算机专业领跑
7月9日,麦可思研究院《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就业蓝皮书:2020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显示了一系列2019届大学本科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新趋势:201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5440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计算机类专业的薪资最高;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比例继续增长,一线城市则继续下降,“逃离北上广”现象依旧;教育是吸纳本科毕业生最多的行业,而金融业吸纳就业大幅下降。(据 21世纪经济报道)
——金融市场——
太豪横!中概股疯狂一夜:阿里市值狂飙逾4000亿
在A股暴涨的情况下,昨晚,美股中概股继续爆发,其中,巨无霸阿里的走势实在惊人。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其中,纳指涨1.44%,标普500指数涨0.78%,道指涨0.68%。
中概股的表现最值得关注,其中,老虎证券大涨25.68%,跟谁学涨逾13%,金山云涨逾11%,阿里巴巴涨约9%,唯品会涨逾7%,中国人寿涨近7%;蘑菇街则跌约16%。(据 e公司)
“您炒股,我出钱”?证监会曝光258家非法配资平台
“您炒股,我出钱”“杠杆炒股、盈利高”“资金安全、提现快”……近日,证监会网站集中曝光了非法从事场外配资的平台名单,涉及258家平台及其运营机构。证监会表示,一些不法机构或个人创建场外配资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宣称提供最高十余倍的炒股资金,诱导投资者参与场外配资。
记者梳理,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规定,证券融资融券业务属于证券公司专营业务,未经证监会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据 人民网)
券商业绩狂欢 半数6月净利润环比倍增
回顾6月(较5月多两个交易日)的A股市场,三大指数悉数上涨:上证指数涨4.64%,深证成指涨11.60%,创业板指数涨16.85%。IPO方面,数据显示,6月共有25家公司IPO,而5月仅18家。
券商业绩方面,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晚7时,共有35家券商公布了6月经营业绩。从营收看,共有12家券商单月营收超10亿元,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的单月营收居于前五。
同比看,在有可比数据的32家券商中,有29家券商营收同比增长,占比超九成。环比来看,35家券商中有33家营收环比实现增长,有14家券商营收环比翻倍,中小券商的收入弹性更大,第一创业、华安证券、东北证券营收环比增幅超400%。(据 上海证券报)
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四期)7月15日招标 总额700亿元
财政部9日发布通知,为筹集财政资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定发行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四期)。
发行条件方面,本期国债为1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700亿元,不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2020年7月15日招标,7月16日开始计息,招标结束至7月16日进行分销,7月20日起上市交易。(据 中新经纬)
银行业上半年罚单524张共2.87亿 这家银行被罚千万最高
2020年上半年,监管对银行业的处罚力度有所缓和,但金融严监管的态势依然持续。
据中新经纬客户端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日期为准),包括银保监会、银保监局、银保监分局在内的监管系统统计,对商业银行(不含个人)开出的罚单数量达524张,金额累计约2.87亿元人民币,千万元以上的罚单仅中信银行。(据 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