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正常参保的人来说,若是在职职工,缴纳的社保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简单来说就是“五险”,19年开始国家将逐步把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合并,今后将会变成“四险”了。
各种保险的用途也不一样,有的保险买的是“现在”的保障,比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有的保险买的是“将来”的保障,如养老保险。众所周知今年就业比较困难,有工作的人失业了,没有工作的人找不到工作,这时失业保险就派上用场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领取失业保险的前提是失业人员缴纳了失业保险金。
失业后可以领取失业保险多久呢?2020年最新失业保险政策如下:
领取失业保险只能是“被动失业”,如果你主动辞职,是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缴纳失业保险必须满1年,并且办理失业登记,有求职意愿。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的期限,根据失业人员失业前的单位和其本人累计缴费时间的长短不同,有三个档次:
1、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最长领12个月;
2、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最长领18个月;
3、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的,最长领24个月。
上面的规定只是一个原则性规定,不同的缴费年限最长领取多少月,具体领取几个月,每个省可能会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领取期限,但是不能超过规定的最长时间。
失业金的标准是多少?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确定。
如上海市,失业人员第1个月至第12个月领取的失业保险标准是根据其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年限,第13个月到24个月为第1个月至12个月领取标准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