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规定是参保者需要累计缴纳15年的社保,才能够在退休后领取到养老金,那么,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社保,满15年,退休之后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呢?
我国的社保可以分为两个险种:
一个是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也就是就业单位为你缴纳或是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一部分险种,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五险”。
另一个是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近几年我们把新农合也划分到这一类当中,统称为居民保险。这个险种的缴费成本比较低,可以只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
所以有很多选择自己缴纳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直接选择了这种缴费压力较小的险种。
退休之后可以领取多少养老金呢?
1.职工社保
目前我国的职工养老金可以划分为两部分:是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所构成。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居民社保
居民社保的缴费就非常简单了,与职工社保按月缴费不同,居民养老保险只需要按年缴费,累计交满15年就可以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了。居民社保也包括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
所以城乡居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利息,基础养老金与个人缴费无关,是由退休当地统一确定的。很多地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档次只有一二百元,主要还是根据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准来决定的。
因为缴纳的少,所以退休之后城乡居民社保每个月可以领取的也是比较少的,有的地方是一二百,没有城镇职工社保退休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