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股市行情虽然并不怎么好,可是爆款基金却时常出现”。
对于这个的现象,有些投资者说,这是市场变得越来越成熟的标志。
因为在以往,只有在股市行情好的时候,大家才会去谈论或者是买基金,爆款基金大概率只能出现在牛市期间。
其实三思君觉得,虽然A股变得成熟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很多基民还是会出现频繁踩坑、投资操作不当等原则性问题。
所以今天还是来跟大家聊聊“在买基金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哪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基金买得越多越好
俗话说“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意思就是,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如果这个篮子砸了,那么全部的鸡蛋也就跟着都砸了。
其实,买基金也一样。
如果你买的这只基金表现不好,那么你也就跟着倒霉了。所以在买基金的时候,一定要分散投资。
可是,在这里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很多人觉得,基金买的越多越好。
其实,基金买得多并不代表就能分散风险。
因为如果买的是同类型品种的基金,比如都是投资医药主题的基金,那么当医药板块下跌的时候,也就很难规避投资风险了。
三思君觉得,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5到8只不同类型的基金,就足以分散风险了,没有必要追求十几二十几只,甚至更多只基金。
至于原因嘛,很简单。一来,是由于没有这个必要;二来,买的基金数量太多,也不利于自己持续跟踪这些基金。
误区二:基金经理从业时间越长越好
对于基民来说,三思君相信大家,都不希望把资金交给经验不足的基金经理来管理。
同时,由于从业时间较短的基金经理没有经历太多的市场风浪,所以可能对于机会和风险的把握,就从业时间长的基金经理丰富。
因此很多基民都倾向于买基金经理从业时间长的基金。
其实,这也不是绝对的。
因为有些基金经理虽然从业时间很长,但是业绩并不突出;同时,有些从业时间很长的基金经理可能兼任了其他管理性职务,所以可能并不是全身心的管理基金。
所以也并不是买入“从业时间越长的基金经理就越好”。
误区三:只买涨得最好的基金
很多刚入市的投资者,往往都是在股市涨的好的时候,才买基金。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买的都还是市场涨的最好的基金。
其实三思君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多次提醒要警惕这种热门基金、冠军基金。
其实,在市场下跌的时候,才是买基金的好时机。因为风险都是涨出来的,机会都是跌出来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大家有任何问题和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