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天,好医保又因为理赔纠纷上了热搜。
事情很简单:
儿子给母亲在支付宝上买了好医保,之后母亲得了宫颈癌,最后好医保拒赔了。
于是儿子诉诸媒体,坚持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当时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
最近这桩理赔纠纷又有新进展了:保险公司确定拒赔并且解约。
从第一次的拒赔,到后来协商赔偿解约,最后明确拒赔且解约,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下面我们理了理这件事情的经过:儿子为母亲买了好医保,之后就查出宫颈癌。
儿子就去申请理赔。保险公司收到理赔材料后给出了拒赔结论,原因是被保险人在两年内住过院,且病因是脑梗死。
保险公司的意思是:这明显是带病投保,不符合健康告知,所以我们不给你赔。
之后儿子否认,说母亲其实并没有脑梗死。只是去卫生院做了中药养生项目,但卫生院的医生疏忽,医疗记录写错了。
并且儿子找医生重新出了一份证明,结论是排除脑梗死诊断。
可能是迫于舆论压力或出于人道同情,保险公司当时承诺本次可以赔付,但同时要解除合同。
儿子则坚持要求保险公司承担本次的理赔,合同还不能解除。
面对无理的要求,保险公司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派出调查人员,前往被保险人曾就诊医院,再次开展实地勘察,并发现被保险人2018年脑梗死的诊断,情况属实。
事情迎来了大反转——并非好医保恶意拒赔,而是客户恶意骗保。
保险公司给出了明确的理赔结论:拒赔,同时解除合同。
02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作为一名专业的保险从业者,保险公司做出拒赔的结论,一点也不意外。
一、为什么我们总能看到保险公司拒赔的新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现象,提到保险公司的新闻绝大部分是和理赔纠纷有关的。
买了保险,出事后会获得保险理赔,大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顺利拿到理赔,自然也不会大肆宣传。
但如果被保险公司拒赔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觉得自己很冤枉。认为保险都是骗人的,一定要给自己讨个公道。认为只要公众都站在自己这边,无理取闹也可以获赔。
想起来,这件拒赔案最开始的媒体报道,只字不提投保前的“健康告知”,误导了不少的群众。当时的视频评论里,很多网友都很气愤,说保险就是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事实上,据银保监会统计,我国的保险案件理赔率高达97%,只有3%拒绝赔付。
拒赔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因为投保前未如实进行告知。
二、理赔,就该按照规则来,而不是谁闹的大就赔给谁
在本次案件,保险公司让步后,给出最好的理赔结论是:可以理赔、但要解除合同。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幸运的结论了。
可投保人没有适可而止,不满足投保条件的情况下还想继续获得保障。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现在,一分钱都不赔,可能保费还白交了。
本来他的诉求,对其他老老实实合规投保的人就不公平。如果保险公司这一次理赔,就伤害了这些被保人的合法利益。
除了伤害客户,不公正理赔也会给以后埋下更多的理赔隐患。
那些不满足告知但隐瞒投保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是无辜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像这次案件一样,找媒体把事情闹大利用舆论压力向保险公司索赔。
因此,这一拒赔结果,看似不合情理,实则意料之中。
三、如何避免自己成为下一起拒赔案的主角
在这起案件中,我们只是个吃瓜群众。但如果不注意以下这几点,保不准下一次就变成,吃自己的“瓜”了。
1、千万要看好健康告知!
投保时一定要注意看健康告知,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如实填写,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以后理赔提前排雷。如果现在该做的都认真做了,基本都能正常理赔。
就算以后发生理赔纠纷,我们也可以有底气的去正常维权。
如果不如实告知,投保时就已经埋下了理赔纠纷的隐患,也就失去了保险的意义。
2、趁身体健康,趁早投保!
趁健康的时候及早做保险规划,不要等到身体出了问题才想到要去规划保险。
如果因为健康原因买不了,也不要硬买。这个案例中,即使母亲不满足支付宝好医保的健康告知,还有其他的产品可以投啊!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3、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保险专业壁垒很高,如果投保前有专业人员协助,完全可以避免理赔纠纷发生;在日后申请理赔时,有专业人员协助,也可以争取到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