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个接受我们理财向导业务的客户给我们发了一份她认为很有趣的材料,打开一看是二级市场明星基金公司高毅资产做的对于投资者持有行为的分析。在我们都知道高毅资产过去几年业绩非常优秀的情况下,居然有80%的投资者持有份额短于两年,高毅对此的判断是由于投资者过于关注产品短期业绩以及对市场波动的恐慌导致,因此得出结论:
“人性是投资最大的敌人”
可真的是这样吗?
人性是投资最大的敌人吗?
我从业十余年,看到过太多基金公司们把投资者赚不到钱的责任归结于投资者自己克服不了人性的恐惧心理,也看到过太多普通投资者把自己赔钱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太贪”。
但仔细想想,如果这个问题天天说讲了十几年都讲不明白解决不了,是否说明我们从根本上找错了敌人呢?
我们先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在持有股票型基金的过程中到底会遇到什么:
我们会遇到股市大涨大跌,账户金额不断大起大落。
我们会遇到层出不穷的新闻、政策、消息突然变化,种种解读或喜或悲冲击情绪。
我们可能会遇到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的大幅变化,不知道未来好坏如何。
我们会收到各种新出现的投资产品、投资机会诱惑,不知道该不该换车。
种种意料之外的事情接踵而来。
对于大多数不太熟悉市场的投资者而言,这种情绪的感受,非常像是一个人在一条喧闹的大街上横穿马路,视力一片模糊看不清前路,旁边人来车往呼啸而过,心态紧张左避右闪。
能不恐慌吗?
但专业投资者们在同样的市场下,多数时间里却是驾轻就熟,不光心态好,最终也取得了更好的结果。
区别在哪呢,是心态吗?
不是,区别在于客观认知差别。
专业投资者对于股市和个股涨能涨多少,跌能跌多少,涨跌各自的概率分布,在不同的场景下该怎么应对,早已在心中模拟了不知道多少遍,普遍心中有数。
但普通家庭们不以投资为职业,自然对此一无所知,多数人对于最基本的A股过去实际历年涨跌幅大致在多少都说不出来,那面临一个个突发事件的时候,根据什么来衡量自己该持有、该卖出还是该加仓的问题呢?自然在突发事件之前只剩下了失控感,最终应对方式手足无措、屡战屡败。
就像是同样走一条路,视力1.5的人,和视力0.5的人,失控感自然是不同的,结果也不同。
优秀的基金经理们只看到了投资者恐慌的结果,却没有找到恐慌的原因,自然也无法准确的应对投资者恐慌这个问题。
让专业的基金经理们闭着眼去走一条他不熟悉的路,他一样也害怕,一样走不到终点。
买方投顾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投资顾问的核心价值是对投资者做心理按摩,在失利时给投资者赋予勇气,在赚钱时劝投资者戒骄戒躁。
错了。
人贪婪吗?都贪婪,散户也贪婪,巴菲特也贪婪,否则不会在08年金融危机最恐慌的时候趁机狠狠的杀价,以最优厚的条件买入大银行优先股。
人恐惧吗?也都恐惧。巴菲特在疫情中面临航空股破产的风险,一样买了短短几周就打脸自己斩仓逃命。
差别在哪呢?是巴菲特对于股市的认知更强。
同样在走这条路,巴菲特就像是一个视力2.0的超常人类,多数情况下提前别人很远就看到未来的场景了,自然可以提前规划,从容应对。
有价值的投资顾问,真正最大的价值,是提高客户对于投资的理解认知。
提前研究不同市场策略的波动性上下限、衡量涨跌的概率分布、判断不同金融市场的周期阶段、列出明确的投资计划、应对不同突发情况下的变化调整。
就像是一幅眼镜,戴上后可以更清晰更从容的做出决策。
谁在这块做得好,谁的投资者就能踏实,就能不恐惧。
远不是心理按摩能力的问题。
我们新竹理财在这条路上走了几年,效果非常显著,通过咨询+执行的模式带来投资认知的改变,大幅改变了错误的投资者行为,真正让投资者做到了涨不忙,跌不慌,最终也普遍达到了更好的理财目标结果。
人性当然是投资者的敌人,但不是最大的那个。
认知能力不足才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
文章源自 天平大王砍投资公众号(ID:tpdwk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