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才君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一位做外贸的朋友说,今年因为疫情,外贸行业变得非常艰难,他本以为自己今年会中年失业去开滴滴,没想到自己所在的公司却订单激增。
本来是害怕没活可干,没想到变成了另外一个极端——天天加班,连双休都被取消了。但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他虽然累却依然满怀感激,这大概也是种甜蜜的负担。
那位朋友所在的公司是做自行车配件出口的,有才君看到这条朋友圈就去查了一下,最近自行车出口果然非常火爆,甚至有从业人员说,这是二十年来生意最好做的一年。
自行车订单大量增加,对做自行车出口的人来说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对于很多蠢蠢欲动想要分一杯羹的人来说,这可能又是一个割韭菜的收割机。
1 欧洲“疯抢”自行车
跟去年同期相比,5月西班牙市场自行车销售额增长超过22倍,意大利、英国也都增长了4倍左右,俄罗斯的自行车销量更是达到了去年同期的60倍。
中国是自行车出口大国,从自行车零配件到整车都有出口。
因为订单突然大量增加,这些企业的库存很快就被消耗掉了,不少企业现在是无车可卖。
之前因为疫情抢口罩大家还可以理解,为啥海外突然掀起抢自行车的热潮呢?
原因有三:
01疫情压抑需求后的集中爆发
三月份开始,国外的疫情开始大爆发,很多国家封国封城,那些本来就有买自行车计划的人,计划也被暂时搁置了。
疫情好转,各国陆续解封,那些被暂时搁置的需求就集中爆发,很多人都挤在这一个时间段买,所以这几个月买自行车的人就会变多。
02疫情尚未结束,部分民众对公共交通有顾虑
现在海外的疫情虽然有好转,但全球确诊人数还是在持续增加。各地陆续复工复学,很多人的出行面临难题。
有些地方的公共交通还没有完全恢复,就算恢复了,部分民众也会担心病毒在密闭空间里的传播。
所以像自行车这种既能良好通风,又能锻炼身体,成本还不高的交通工具会受到追捧。
03政府补贴
欧洲多个国家出台政策来鼓励大家用自行车出行。
意大利决定向购买自行车的消费者提供售价70%左右的补贴,最多补贴500欧元(差不多四千人民币);法国方面也支持企业主为骑自行车通勤的员工提供每人400欧元的交通补贴,每人可报销50欧元自行车修理费;英国政府将推出每张价值50镑的自行车代金券,并推出免税购买自行车计划……
政府给大家发了买自行车专用的大额“消费券”,大家当然很乐意买自行车。
2 可以追风口吗?
看到自行车出口的行情变好,就像对待之前的口罩、口罩机、熔喷布和头盔一样,有不少网友开始思考,自己能不能分一杯羹。
判断一个风口能不能追,主要就是从这三个维度去判断:
01风口能维持多久?是短期需求还是长期趋势?
这次欧洲疯抢自行车,其实是跟特殊的时间点有关。
前期需求被压制导致报复性消费,疫情下对公用交通的担忧还有政府的引导,这三个凑一块,所以自行车一下子变成了抢手货。
但是就算政府的补贴能持续,等报复性买自行车的人消费完了,大家对公共交通的担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疫情的好转慢慢消失,国外的“抢车潮”还能持续吗?
现在自行车出口的好行情很难变成一种常态,这只是短暂的春天。现在这个行业里的人下订单都不敢一下子下太多,怕两三个月之后市场会变天。
等到这一波行情过去之后,买自行车的人可能会减少,就像国内每次购物狂欢节之后,电商平台的销售都会比较惨淡。
现在行业内的公司能吃到甜头,后面加入的人呢?等他们的自行车或者配件开始卖,可能市场就变差了。
他们将面对的是更差的行情和更多的竞争者,僧多肉少,说不定稀饭都没得喝。
02自己是否具备条件?追风口速度够不够快?
一般风口行业起来,抢占市场的速度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先进去的人吃肉,后进去的人喝汤。
相比囤口罩,买口罩机,生产自行车或者是零配件需要的投入都更大,要有自己的生产车间,要去找上下游的供应商,要招熟悉制作工艺的工人。
国内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又需要一番波折,像之前国外爆发疫情,口罩缺口很大,我们国内有很多原本不做口罩出口的企业有多的口罩,但由于资质的限制没办法出口。
当时国内好些企业都被人敲了竹杠,获取资质的成本比平时高出了不少,救命的物资都这样,何况是自行车?
等到外行人生产的自行车能够出口,估计市场就冷下来了,压根追不到风口。
03创业思维:如果失败,是否会影响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
之前有才君说加盟店的时候,有跟大家说过,创业不要投入全部身家,任何创业都有失败的风险,所以在做这件事之前我们需要先考虑清楚,如果失败,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会不会失去保障?
如果我们无力承担风险,这个机会不要也罢。其实追风口也是一样,现实中有很多人孤注一掷地追风口,最后钱没赚着,本金没了,还背了很多债。
不要追自己追不起的风口。
结合这三条,有才君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自行车都不是可以追的风口。
追风口要谨慎不止是针对创业、办厂的人,前段时间也有不少人直接囤积口罩、头盔,包括现在的“地摊热”也有不少人进货摆地摊,追风口囤货同样有可能造成亏损。
赚钱不易,亏钱很简单,大家追风口前要三思啊,罗永浩如果没有追那么多次风口,估计早就财务自由了。
3 投资理财也忌“追风口”
有才君今年觉得大家对于追热点投资的热情十分高涨。
光从朋友圈里的内容就可以看出来,口罩、消毒液、口罩机、熔喷布甚至最近很火的摆地摊,这些都曾在我的朋友圈里出现过。
往年也不是没有出现过风口,但今年大家明显更喜欢追风口,大概是今年赚钱太难了,大家就更着急地想赚到钱。
但赚钱最怕的就是瞎凑热闹,越着急赚钱,往往越难赚到钱,反倒容易被人赚钱。
还是拿自行车来举例,会想到直接进军自行车行业的,都是有点家底儿的创业者,普通人能凑的热闹也就是相关企业的股票了。
但现在自行车行业的春天还没有结束,相关公司的股票就应开始回落。
凤凰牌自行车应该很多人都听过吧,算是国内名气比较大的自行车品牌了,上个世纪一度被用来当嫁妆。
自行车在国外被疯抢之后,生产凤凰牌自行车的上海凤凰也被股民们炒作了一番,但暴涨没几天就开始暴跌,其他的自行车生产企业比如永安行、中路股份也差不多。
消息最灵通,对市场最敏感的那些人第一时间入场,等到普通人看到新闻再反应过来,股价已经被推高,之后普通人入场就变成了接盘侠。
人家赚了钱高高兴兴退场,凑热闹的个人投资者被套牢。
咱们赚钱真不能瞎凑热闹,要有长久的规划。
今天这个火,咱就投资这个。明天别的有行情,咱就投资别的。这样瞎投资,除非十分走运,不然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最后的收益别说比不上老老实实基金定投的人,可能比什么都不投资的人都要惨。
快钱难赚,我们需要的是老老实实做个适合自己的规划,然后坚定投资,等待收获的季节。
4 写在最后
历史上确实也有不少富豪曾经通过风口快速累积了大量原始资本,不过最后都是通过专注在一个行业才真正发家的。
大家要明白,有些风口其实只是小热点,而人生是不可能永远靠抓住这些短期风口而一直走上坡路的。
当初互联网这个风口来了,马云做了阿里,这是时代的大趋势,而不是短期因为某件事而爆发的热点。
其实人生只要抓住一两个正确的大方向,踏踏实实的走下去,就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