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贷款申请 自述:我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
自述:我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
摘要:今天,分享一个让我感触很深的真实的投资故事。

今天,分享一个让我感触很深的真实的投资故事。

他的名字叫李晨,91年,坐标杭州,通过摸爬滚打、以及“黑天鹅”投资大法,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以下是他的自述(已获当事人授权):

提示:全文共计6185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6分钟。

很明显,这样的超长文章已经突破了我平时的短文风格。但我可以保证,这16分钟,绝不会让你虚度。

本文提到了比特币等高风险投资品种,这并不意味着鼓励你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盲目玩币。

要知道,我分享本文的终极目标是提供赚钱的“渔”,不是“鱼”。

说实话,大学之前,我一直属于“路人甲”的角色,害羞腼腆、不善言辞说的是我;成绩倒数、身型瘦小说的也是我。

即使在大学期间担任职务在公开场合讲话也会哆哆嗦嗦,很不自信。

总的来说,求学和求职的阶段都磕磕绊绊,普通的不能再普通,都是“好不容易”混了一张文凭,“好不容易”进了一家公司。

但回顾这些年来,自己也确实遇到了很多幸事。

我想这需要感谢自己一直保持着一颗好奇的心,一直面对挫折能调整好心态,一直乐于合作不怕吃亏,所以运气挺好,总能遇到一些特别有想法、有能力、愿意互相帮助的朋友。

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我的经历中大概有这么几点可以拿出来说:

1.13年投资茅台股票,一直持有至今,市值在19年到达10倍收益

2.14年开始投机数字货币,幸运加持,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元;

3.15年投资比特币,部分持有至今,市值在18年初到达顶峰100倍收益;

4.16年投资以太币,部分持有至今,市值在18年初到达顶峰200倍收益;

5.17年从风险投资基金辞职,开始创业从事数字货币套利、量化交易、场外交易、资产管理、抵押借贷等业务,获得远超上班工资的收入;

6.18年开始参与投资现金流相对稳定的生意和固定收益类资产,并探寻新的市场机遇;

我是从大一的时候开始读一些投资、经济相关的书籍,大三开始正式用自己的钱去做投资。

当时对投资感兴趣是因为那时觉得,投资是唯一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获得收益的行为。

俗话说工字不出头,资本主义下,资本收益大多数时间是远大于出卖劳动力的收益的。而且人都是会老,会有一天干不动活的,而投资可以作为一生的职业。

这些观念现在看来也是带了些“偏见”,但当时确是促使我对投资学习热情高涨的原因。

当然那时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被很多市场中暴富神话吸引,也会幻想自己在资本市场轻敲几下键盘就赚着数不清的钱。

13年开始投资股票,我早期的投资决策很受两个人的影响,第一个是写了《时间的玫瑰》的但斌,第二个是写了《黑天鹅》塔勒布,所以我一开始买股票就买了A股最贵的贵州茅台。

但斌最早的头衔是中国价值投资的实践者,大多持有贵州茅台、云南白药、上海家化之类的消费品大蓝筹,虽然他自己的基金东方港湾业绩差的不行,但当时买股票特别是选股决策上很受他的影响,我最初的选股基本只买大蓝筹,甚至有段时间对创业板的股票有着固执的偏见。

13年买入贵州茅台还有一个因素是受到泰勒布的影响,13年是白酒行业连续经历黑天鹅事件重创的一年,三公消费限制,塑化剂危机,让白酒行业的股价从巅峰到谷底连续下跌60%左右。

当时判断市场的恐惧一定会让股票价值低估,这是一个长期机会,所以13~14年就坚定不移把自己能用的钱都买了茅台股票。

后来因为也没有用资金的需求,也就一直持有没有动过,经历的15年股市的疯狂一直留到了现在,竟然在熊市出现了新高。这也成就了我投资经历上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一个我可以吹一辈子的案例。

当然,这个过程也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事实上,从13年开始买,到14年继续买入,茅台股价从172跌倒110,长达2年时间几乎腰斩的状态,期间焦虑、怀疑不足为道也。

13年除了开始接触股市参与投资之外,我也接触到了比特币市场。

最初的契机是学习英语,然后遇到了李笑来的博客,之后翻到他早期写的一些介绍比特币的文章,接下来就是好奇心促使我一点一点地去了解和关注这个点对点的支付系统以及这类资产的市场了。

最早的市场特别原始,我记得淘宝都可以买比特币,国内只有一家交易所叫比特币中国,体验也极差。

但是当时关注了一段时间,正在准备入市的时候,突然一夜崩盘。

那一夜无眠,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投机,什么叫灰飞烟灭,一天波动50%的市场,没有监管的野蛮世界,然后是真的吓住当时的我了,再不敢贸然进入这个市场。

等我再次关注比特币的时候已然是14年初,当时国家颁布的五部委关于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导致市场走熊。我心下认定,机会来了!

市场一定会因为这个黑天鹅政策事件恐慌而价值低估,当时的我也已基本弄明白比特币协议的运作原理,内心特别坚信他的价值和创新性,拿着钱就杀入市场。

待我入市之后,才猛然发现投机标的的价值是一回事,市场波动放大的贪婪和恐惧又是另一回事。

没见过大场面的我,要在市场中24小时面对人性作抗争着实太难。

渐渐不自觉地就开始追涨杀跌,研究短线k线,加杠杆,玩期货,开始走上投机之路。

期间亏损,失眠,焦虑、怀疑、兴奋循环往复。

总之我还是特别幸运的,最后赌对了一波行情收手,一晚上赚人生的第一个100万,那个时候我大四。

说来惭愧,我现在也不觉得我是因为k线分析判断准确才赚到的钱,真的是好运才勉强幸存。

亲历这段投机心路,让我之后的投资风格更加的谨慎,给自己明确了三个原则:坚决不追涨杀跌,坚决不加杠杆,离场坚决不回头。

这些话以前在书上也常见,但是只有付出血的代价后,才会刻在心里。

这一年,第一次有了赚钱的感觉,也锻炼了自己在市场中面对人性挣扎而保持平和的心态。

要知道机会哪里都有,如果你没有看到,那就去培养自己发现机会的眼睛。

14年的投机让我对风险市场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对待机会也更加谨慎。

14年下半年我去了一家做A股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实习,眼见改革牛也蠢蠢欲动,于是把自己可用资金调出来投入到了股市,接下来15年轰轰烈烈的牛市大家就很熟悉了。

那波牛市由于参与较早,投资风格延续了大蓝筹,虽然错失了很多小盘妖股的机会,但是最终结果也不错,重要的是在熊市到来的时候,别的股票跌停,大蓝筹随时可以撤离。

由于不相信国家救市能有多大的效果,秉持着离场就不回头的原则,加之15年比特币矿难,市场价格一直在底部徘徊有大半年,在股市6月份第一波下跌的时候,就毅然决然撤离资金,全仓买了比特币。

持有至今,幸运的躲过了A股熊市,也恰好赶上了数字货币慢慢爬升的大牛市,持有的比特币市值在18年初到达顶峰100倍收益。

当然,说是数字货币牛市,也不是17年那种一骑绝尘的牛市。

在牛市初期也是经历了许多怀疑和坎坷,15年中到至17年初期最是难熬,经历腰斩行情不下5~6次,走两步回一步,走三步回两步。

最早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离开,身边亲朋的质疑声也接连不断,自己有时也不太好意思和别人说投资了比特币,会觉得不太入流。

好在回过头去看都已成往事。

16年我在风险投资基金的工作算是进入正轨,开始频繁独立拜访创业公司,当时以投资人的身份拜访了一遍链圈和币圈企业,了解到了很多数字货币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为之后的创业积累了行业资源。

期间另一大收获是,认识到了以太坊的价值,16年中旬在The Dao 事件之后,以太坊分叉,这一惊天黑天鹅造成了市场空前悲观,当时嗅到可能出现价值低估的市场机会。

在深入研究过后,觉得以太坊的设计构思实在碾压认知,太精妙了,遂决定投资,准备资金等待买入机会。

特别幸运的是真的被我等到一个大机会,16年12月分布式资本合伙人沈波的以太币钱包被盗,导致市场疯狂抛售。

于是,果断买入,部分持有至今,市值在18年初到达顶峰200倍收益。

写到这里我可以拿出来说的投资经历基本写完,可以看到我总体的投资决策很受塔勒布思想的影响,总是在黑天鹅事件出现之后,才开始思考动手:

第一次是13年白酒塑化剂和三公消费限制;

第二次是14年初五部委关于比特币的风险通知;

第三次是15年的比特币矿难和大半年的市场沉寂;

第四次是16年以太坊The Dao事件以及沈波钱包被盗。

其次我每次投资的仓位并没有all in我当时所有可用资金,所以我可以长期持有,心态不会太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不依靠投资的利润生活吃饭,该干嘛干嘛,在经历了多次潮起潮落,面对市场和人性更加泰然。

人要活一辈子的,投资活动也要根据人的生命周期来安排,一辈子很长,我一直坚信投资成功的幅度比投资成功的频率重要的多。

然后到了17年,这一年是区块链市场爆发的一年,我特别幸运在这个风口上躺了多年,风一来就飞起了。

由于自己持币多年,资产小有累积,加之用投资人的身份结识了很多区块链行业的创业者。

一次机缘见到有人在做比特币的场外套利,略估了下年化至少有70~80%,于是找朋友合伙依样画葫芦搞,这一搞一下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从最早的手怼到程序化系统交易,一个接一个添加交易所和币种交易对。

接着刷交易量提高交易所权限,降低手续费,很快发现这个市场太好赚钱了,基本没竞争对手,市场上充斥的韭菜和骗子。

这期间,我的自有资金体量也随着市场的上涨也变得越来越大,交易优势也越发明显。

就单纯说市场套利的利润(无关市场涨跌),从最初阶段一个月赚100万,到一周赚100万,再到一天赚100万,这些是当初辞职的时候简直不敢想象。

但好日子不长,大概持续了几个月,后来伴随着行业周期,政策打压,团队内部变动,整体也开始变的越来越不赚钱,随后开始拓展币圈其他业务来适应市场的走熊。

这一年不仅在行业红利期赚到了钱,也在做事的过程中结识很多能力比我强的朋友,当然其中有靠谱的也有不靠谱的。

再经历市场起起落落,公司分分合合之后,深刻体会到在利益面前,人们想要隐藏人性,太不容易。再信任的合作关系,也有可能遇到背叛和撕逼的一天。

总之17~18年应该算是我这几年人生经历最跌宕的一段时间。

18年之后,除了币圈的事情,也慢慢开始参与投资现金流相对稳定的生意以及固收类资产,并探寻新的市场机遇和可执行的商业模式。最近时常去日本瞎逛,看看药妆和民宿行业。

最后再分享几点:

1、关于好运

我应该算是一个没有什么信仰的人,但是我相信好运,我的好奇心也常带给我一些好运。

个人努力重要,但想要有更好的发展,我们也很需要思考历史进程以及运气的影响。

英国心理学家怀斯曼做过一个实验来解释运气这个事情,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这里做一个引用,怀斯曼的实验是这样的:

他要求受试者走一段路,去咖啡店买咖啡。任务很简单但是实验中有两个机关:

1、路边放了一些钱,刚好可以买咖啡;

2、咖啡店安排了一个商人假装在等咖啡。

实验结果发现,一部分人,他们在路上发现了钱,在咖啡店买了咖啡,又在等咖啡的时候主动和商人搭话,加了联系方式。而另一部分人,只是完成了任务,老老实实的在那边等他的咖啡。

总结来说,幸运的人,常常善于发现周围世界的闪光点,主动增加自己接触的信息,这就是幸运的行为。

2.关于成长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人们更愿意帮助努力的人,这是线性成长转变成跳跃性成长的门槛。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是有阶级性的,你的努力对你的能力成长是线性的,但是你的努力被别人欣赏,有人愿意拉你一把,那就是跳跃性成长。

个人努力是安身立命的后盾,也是值得别人的信任和帮助的标签。在埋头苦干的时候,也要想尽办法让别人看到你的努力,去吸引别人帮助你完成跳跃性成长。

其次,要尽早打造属于自己的成功案例。

成功的经历能帮助你更好的成功,让自己有做成事的自信,也给别人一个相信你能成事的理由,这是做事的基础。

人只要不断往高处走,路上遇到的人也会愿意追随或者提供帮助,友人相助,这是做事的机缘。

聪明人欣赏聪明人,登上山顶见到的也是山顶上的人,视野角度,思考方式都会不一样,这是做事的格局。

最后无论我们制造的“成功案例”是大是小,靠实力还是好运气,其实都特别有用,真的。

3.关于投资

我一直认为投资是一生的命题,越早接触投资越好,学着去判断市场的趋势,学者去判断资产的价值,学者去判断商业模式的演变。

慢慢的它会给你一个新的视角让你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产业链环节和行业发展阶段。

关于黑天鹅投资法,等待黑天鹅重点是等待,投资人99%的时间都是在等待中度过的,市场的机会太多,但是属于你的机会可能一年有1~2个就很幸运了。

如果今年没等到就继续等,继续学习、培养自己的认知能力去发现机会。

踏空什么的不可怕,可怕的是迷迷糊糊的赚了钱,又迷迷糊糊的输光。

当你好不容易抓住投资机会,大多数时候也是没有办法判断什么时候会涨、会涨多少,市场就是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

你能做的还是继续等待,等待价值回归的一天,等待市场泡沫的一天。

关于生命周期投资法,一方面,年轻的时候没有资本,其实可以适度加一些杠杆,比如问家里借钱;而年纪越大可承受的风险越小,就应该适当的缩小投资组合中的高风险资产的比例。

另一方面,人的一生很长,一笔投资可以伴随人的一辈子,甚至下一代,要有这个意识的去长周期选择投资标的。

试想一下5年,10年,20年的资产增值幅度,可能是现在的你不可想象的,套用一句李笑来的话做时间的朋友。

所以我经常说:投资要蹭趁早,投资幅度要比频率重要。

我个人的投资风格,偏向于长周期,所以我常常要等到趋势走出来才行动,也错过很多短期投机的机会。

这里有个认知是你要经常问自己:到底我在市场中赚的是什么机会的钱?是谁的钱?如果找不到,那可能你自己就是韭菜,要小心了,有些机会想不清楚这个问题不抓也罢。

4.关于职场

我的职场经历比较少,对我来说,我的知识结构在企业内的差异性对我帮助是极大的。

16年的时候,全国都没几个投资人看区块链,我因为兴趣就一直在思考这个方向,当时想约一些后来的币圈大佬见面也真的是很容易,大家都很闲,也特别愿意和一个能听懂他们说什么的投资人聊天。

等到17年区块链大热,基金boss指定要研究这个方向了,全公司就只能找我一个人,别的同事都看不懂区块链也没有行业资源。

我的工作能力当时不一定好,但是我在公司的价值就体现的特别明显了。

还有我想说,我们需要告诉自己职业成长是为个人成长服务的,迟早有一天你需要自立门户,独立面对市场的风险,创造价值来养活自己。

现在所做的努力和成长都是为了那一天做准备,而不是为了赚工资。

所以见识、人脉、行业渠道等都是需要有意识的慢慢积累,更需要建立自己的价值品牌。

5.关于创业

由于我从事vc的工作经历,在独自出来创业后,最大的观念改变就是:创业还是要从小生意做起,去思考最小的商业闭环,先赚到钱在说。

别一开始就想搞大平台、搞商业模式创新,这些真的是vc教的坏毛病,什么abcd轮都找好了就差天使轮了。

赚钱很多时候还轮不到拼创新,拼执行力就可以了。

我认为在创业初期与其思考如何创新,还不如去寻找对手都比较弱的战场。

直接copy模式都可以赚钱的市场,是真正的有市场红利的好市场,不要怕low,越low聪明人越少,越好赚钱。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投资心得。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申请 更多
    最新资讯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