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伙伴有些揪心:
债基跌好多呀。
1
打开晨星网,纯债基。
净值都是在亏损。
这礼拜,周二跌最狠。不少纯债基,都有0.5%的跌幅。
更有甚者跌1%。
这么一通搞下来:
点位踩得偏点,买个债基都亏2%了。让小伙伴受不了:这买个债基,买出股票的波动。
债基一年才6-8%的点。
这一跌,还能剩多少?!问我还要不要持有?
这几天,买红利指数、银行指数的小伙伴,也同揪心。
看着地摊经济,今天带火货车、明天带火零售。
甚至股票名字带点地摊概念,也被炒涨停。
之前我们就说:红利指数、银行指数,都在低估。为啥持仓这么久,还在亏着。
真是有点心累。
问我还要不要持有。
红利指数、银行指数。
这两货,都处于极度极度低估的状态。
一直以来银行都是市场分红大户;
红利指数,看这名字就不用说:
股票池子里,都是平安、格力等这种分红大蓝筹与大白马。
股息率高+超低估值,等于有双重安全边际垫底。
怕啥呢?
如果这时候出局了。
下回涨起来,你还得买回来。这种跌着卖,涨着买的玩法,真是老好玩了。
耐心吧,小伙伴们。
做个长赢投资者。
当然嘛,最闹心的还数债基的大跌。
一天跌0.5%,甚至1%,可能很多小伙伴从来没见到过这场面。
立即不淡定了。
不是说债基,很稳当的嘛。
怎么幅度这么大?
2
市场的大跌,很多人都分析了。
主因是源于市场利率的上升。
蓝色线:十年国债利率;
橘色线:中债-综合指数;
债券是一个比较稳当的投资品类。
所以从走势就可以看出来,指数线一直是向上的,波动并不算大。但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喵姐画出来3个大红圈的地方。
有向下波动。
而恰好:这3次债市熊市,都正缝10年国债利率上升。
这符合我们之前说的:
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负相关的定律。
看最右边喵姐画的两个红圈:
是不是有同趋势呢?
对的。
就是因为:我们刚结束了一轮债市大牛市。疫情影响,今年年初国家做了一次大放水。
市场利率已经跌到最低。
现在疫情缓解,大家对经济形势预期上升。
与此同时:
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比较谨慎;没有再走大水漫灌方式。
而是采用一个新的“定向”降准方式。
这个新方式,就是:
6月1号,央行公布的《信用贷款支持通知》。
通知内容,就是:
人民银行宣布将用400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以促进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支持更多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
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呢?
原来的货币政策,是先降准,给银行释放流动性。
那么,放100亿资金,银行有可能只放了20亿给小微企业、实体;80亿流向了金融市场。要不就是房产市场。
比如之前的建行骚操作:
取消房产经营贷抵押需持有6个月的限制。这种降准中小企业吃不到肉。大波炒房人,却闻到肉了。
只要过户立即可以做抵押。
等于直接绕过房产限购政策:走全款再抵押,3成买房。
资金就更多的又进入到房产了。
央行这么的降准,钱是放出来了。
但于实体无用啊。
央行直接下场购买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就不一样。银行的款子,首先得放出去,且必须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
那么央行才购买。
并且央行主动购买,又要比再贷款方式,给银行释放流动性的方式,效果更精准更好。
再贷款,是银行把款子放出去:银行以抵押的方式,向央行借钱。
不光资产要合规,审批严格,且银行还需要付利息。
这次央行主动发起购买。
银行不需要付利息。
等于拿到了无成本资金。
银行的积极性更大。且钱能更精准的流向小微企业,去到真正能振兴经济的实体。
而这种极其精准、严格的释放流动性给市场。
已经表明:央行,对全面降准、市场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十分谨慎。只给企业放钱。
那么,整体市场利率降低就没有支撑了。
这消息出来,很多资金都跑了。
这也是:债基,跌这么猛的原因。
3
那么,最后大家最关心的是:
亏损1%-2%的债基,要不要卖掉?
这波下跌估计也就到位了。
半年、1年的时间,都会抹平。
只不过,这次拉长了盈利的时长。此外,市场利率总体上行。大家也要调整对债券基金收益率的预期:今年大概率债基盈利在5-6%。
这多少,让人心里多少会有点不舒服。
但是亏损已经形成,此时卖掉。
真心就被收割了。
持有着吧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