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海南自贸港真的来了,本地股还够用吗?来看10大关键点
6月1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从方案来看,全文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自由”,该词在文件中出现了155次。关于关税的表述尤其令人兴奋。文件指出,对货物贸易,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此外,文件提及“开放”的次数多达44次,海南自贸港可能要体现一个“零关税、大开放”的格局。(据 券商中国)
谁是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10城竞争!东北这座城市可能获批
国家中心城市是继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后的又一城市桂冠。这一概念自2005年提出后,从2010年到2018年,国家先后批复了9大国家中心城市,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到底花落谁家?
加上今年新加入的昆明,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座城市提出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分别是济南、青岛、长沙、厦门、杭州、南京、沈阳、南昌、昆明、合肥等。(据 21世纪经济报道)
降准降息时间窗口开启 债牛格局能否持续?
从财政存款、货币政策工具到期、外汇占款、M0和库存现金、银行缴准五个方面来看,6月份流动性缺口较大,东北证券预计,6月份流动性缺口将超过1万亿。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特别国债发行安排暂未确定,假设将于6-8月份平稳发行,如果特别国债选择集中发行,则流动性缺口将明显放大。6月份将同时迎来降准降息,一是承接特别国债发行带来的流动性缺口,二是通过MLF利率的适度调降继续推动LPR报价下行。(据 证券时报网)
——金融市场——
央行祭出两个新工具:将带动1万亿信用贷
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央行再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预计可以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延期贷款本金约3.7万亿元;另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预计可带动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约1万亿元。(据 澎湃新闻)
前5月新基金募集规模超8000亿元 创同期历史纪录
权益类基金大发展,爆款基金频频出现。今年前5月,新基金发行交出亮眼成绩单,新基金募集规模超过8000亿元,刷新历史同期纪录,助推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逼近18万亿关口。(据 证券时报)
5月地方债发行创新高 仍有2万亿新增债待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5月地方债发行1.3万亿元,为历史最高。在此之前,地方债单月发行规模最高的月份为2016年4月,当月发行规模达到1.06万亿元。
累计来看,1-5月发行地方债3.2万亿,其中新增地方债发行2.7万亿。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今年全年新增地方债额度为4.73万亿,这意味着后续还有2万亿新增地方债待发行。(据 21世纪经济报道)
证监会: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
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昨日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两会精神,并就证监会系统的贯彻落实工作作出部署安排。会议指出,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推进各项改进监管、优化服务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两地在市场、机构、产品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促进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据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