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理财达人,都会感慨自己开始的太晚。
有个学员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赚钱,刚毕业1年,每个月就能赚到1万到1.5万左右,可是当我跟她提到最好留半年的生活费时,她蒙了。
因为她生活费只会留一个月,没有存钱的习惯,不知道存钱来干嘛。
1 存钱的重要性
存半年生活费的好处:应对意外情况和抓住投资商机。
意外情况特别多,比如失业,重大疾病、经济危机、病毒和战争等。
如果我失业了,而且只有1个月的生活费,那我就必须要求自己1个月内必须找到工作,否则连衣食住行和吃喝拉撒都没钱。
急冲冲找的工作,大概率会遇到坑,没有议价权。
如果手头上现金很多,也有浑身本事,找到好项目,还可以考虑创业。
有半年生活费,你可以找好工作,可以选择创业,而不容易做错选择。
重大疾病的发生可以靠保险来保障,但是重病之后肯定也没法那么快上班,一笔闲钱,能帮助自己度过难关。
这次疫情让很多人失业,生意惨淡,很多高负债家庭面临破产风险,可是我一个学员一点都不慌,因为她没有负债,手头上几十万现金和资产。
战争和经济危机,也会让很多人失业,手头上有钱,照样不慌。
手头上有钱,即使半年没生意,也能熬过去。
当然,公务员和国企等事业单位的人,收入稳定,基本不会受到黑天鹅和白犀牛影响。
格局教育做了6年的投资理财课程,有上万学员,疫情期间我跟学员聊:最近的感悟是什么?
他们的统一回答是:子弹打光了,后悔去年没有多赚些钱。
因为疫情期间,也是绝佳的投资时机,现阶段投资,等到行情好转,两三年时间可能就翻倍了。
最惨的是看到投资时机,可是手头上却没钱。
巴菲特一直持有30%的现金,就是为了随时抓住投资商机。
2 用财务体检表预测你的未来
我有个学员毕业几年就欠债上百万,不是房贷,而是信用卡和高利息的网贷,可是知道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后来我在生存线上挣扎,总算明白了他们的财务困境来自哪里——不清楚自己的财务情况,低估了利息黑洞。
越穷的时候,越想暴富。
我刚到格局的时候,底薪2000元+提成,虽然学了很多投资理财课程,但是我还是想尽快脱离困境。我不知道当时我欠了多少钱,只需要每个月都需要还信用卡,于是我办了10多张信用卡。
想脱离困境,必须有耐心,我在《迫切脱离困境,只有一个方法》深入聊了下。
2017年我的业绩不错,每个月有1到3万的收入,于是我花钱也开始多了起来,可是我的债还一直在。
当时朋友跟我说有个实体生意很赚钱,他哥做这行10多年,很有经验。去年新开了一家店,他投了一年,已经回本了。老板们打算再开一家店,分出了一些股份,可以让我投一些。虽然我不懂,但是朋友可信,而且他哥是行业专家,于是我就从信用卡套了6万出来。
我违反了赵老师说的投资天条:不要借钱投资。
果然违反天条是要遭罪的,项目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开工,后来还被政府严管,一年都是不赚不亏,加上疫情重击,不仅没赚还亏了。
好在我早就跟我朋友讲清楚,亏了也是我自己的决策,跟他无关。现在我们还是好朋友。
借钱投资,再加上信用卡贷款,我发现我经常缺钱,所以拼命赚钱,偶尔一个月赚3万,就会觉得轻松很多。
可是有时候没钱还信用卡,只能分期,后来才知道分期手续费在15%-25%,如果分期10万,一个月也就白干了。
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必须搞清楚我的资产情况。
2017年我开始用execl记录我的资产和负债。
先记录负债,我要知道自己欠了多少钱。
我列出了10张信用卡、花呗、京东白条、网商贷,开始记录每个月还款日期,总计欠了多少钱。
没记的时候特别乐观,觉得按照自己的收入很快就能还完。
一记录,才知道我的欠款最高达到15万,可是我手头上的现金只有几万。
没有直观的数字,只会盲目乐观。
我开始记录资产,我把手头上的银行卡、支付宝、微信、基金、股票的钱全部列出来,记录自己总共有多少资产。
投资6万的实体店,也算资产,但是我做好亏本的准备,而且股份也卖不出去,所以就单独记录了。
一开始我的想法是减少开支,把赚的钱赶紧还债,于是我把基金股票也都卖了,还了一些债。
后来回想,我必须践行投资,于是我把收入的10%拿去定投基金,拿出一部分投资股票,然后再使劲赚钱。
每个月我都会更新自己的资产和负债,我得知道我要赚多少钱才能0负债,才能手头上有更多闲钱可以来投资自己。
我不再信用卡分期,把信用卡还清后注销掉,现在主要用的信用卡就是招商和工商。
2019年,除了卖课程,我做了付费社群,增加了20万+的收入,扣去生活成本,总算把负债还清,并且留有更多闲钱做投资。
当然,我还是花了不少钱投资自己的大脑,让自己成长更快。
格局有不少学员负债累累,希望通过格局学习投资理财翻身,我必须残忍地告诉他们:工作占收入的70%,不要期望靠投资一夜暴富。
毕业5年,我有公务员朋友已经在广州换了改善房,积累上百万的资产,而我因为瞎折腾负债累累,通过4年时间才走出泥潭。
好在这4年时间,我积累了不少强技能。
成长最重要,没有持续成长,不可能突破不同阶段的困境。
3 你的生活成本,是财富的蛀虫
记录生活成本,让收入远超生活成本线。
2017年我开始记录自己日常必须开支和大额开支,我知道自己每个月至少花5000元,偶尔会有大额开支3000到3万。
如果不记录,我不知道自己花多少,更不知道自己必须至少赚多少。
什么时候不需要记录?
当你的收入远超过生活成本的时候,比如赚100万,但是生活成本只有20万。
可是这很难,因为消费欲望会随着收入变本加厉。有个学员10年前就是月入10万,但是开支也是8万,如果有时候收入跟不上,那个月就是亏的。
怎么记录日常开支?
可以按照必需开支的程度来排序:
房租/房贷、物业费
水费、电费、网费、话费
健身房、交通费、餐饮费
洗护用品
社保
大额开支
课程、买书、孩子教育培训
旅游
保险
一次性记录那么多肯定烦死,所以我是想起来一个就记录一个,之前我就只记录了房租、网费和社保,后来在慢慢补充,最近加上了水电费的平均开支。
请注意:不需要事无巨细,我们要的是平均日常开支。
我会把一次开支平摊到一年,比如之前健身房是一年2000元,那么平摊到12月,就是每个月170元。
养成长期记录日常开支表的习惯。
下次我跟你聊,如果你能准确回答你一年的开支是多少,那么这个记录就是有效的。
不清楚自己日常开支多少,容易赚1万花1万五。
像我4月份,不记录不知道,在日常开支5000元的基础上,因为买了2000元的海鲜,买了1688的课,买了500元的书,我的开支就多了4000元。
记录,培养对钱的敏感度。
通过记录,我脱离了负债,并且有更多闲钱投资,2018年的基金投资收益是10%,2019年的投资收益是30%。
2020年我还开始每月记录定投的基金价格和收益,虚拟定投一部分股票的价格和收益,培养自己对投资收益的敏感度。
个人理财,我们只需要初中学历的计算能力,就足够了。
如果你也陷入财务困境,建议你记录你的资产负债表,还有日常开支/收入表。
如果没有记账,估计我都欠账上百万了。
如果觉得赚钱没有动力,你还可以记录梦想本,比如你一个梦想需要花100万,想要在5年内达成,那么你的赚钱动力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