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只要缴纳足够15年,退休之后就可以领取一定的养老金了,可确实有的退休老人发现我们的养老金却高低不一,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很复杂
养老金是按照有关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这种方式相对而言较为公平。现在参保缴费,形成的养老金待遇叫做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第一个因素影响养老金待遇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长短。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领取养老金越多。注意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等于工龄越长,所以不要混淆概念。
第二个因素影响养老金待遇水平,是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标准。
因为工资区别,所以社保缴费档次不同,每个月交的养老保险越多,退休后养老金就越多。很多企业单位,不按职工实际社保缴费基数交社保,而是按最低标准交社保,所以在退休后40年工龄,领的养老金才2000块钱。
第三个因素影响养老金待遇水平,是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退休人员注意了,不同地区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差很多,2019年北京市人均养老金标准已经达到4000元,也就是说像北上广深这样经济大城市退休,养老金待遇普会好一些。
第四个因素影响养老金待遇水平,是个人账户金额。
按规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8%,职工的社保缴费档次越高,每月划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钱就越多,自己积累下来,退休时个人账户金额就越多,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就会更高一些。
综上所述,确实养老金的影响因素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不过,退休以后国家会年年调整养老金,即使刚退休领取八九百元的养老金,未来也会越来越高的,随着年龄增大也能够满足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