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好消息~~~
4月30日,证监会和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同时,证监会就《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征求意见。
这意味着我们的公募基金将新增一员大将:REITs。
中国版的REITs,千呼万唤始出来。
早在五年前就有朋友问我中国有没有REITs可以投资,其实有(私募REITs)但很难分辨投资价值和风险。而这次是公募基金将试点REITs,意味着监管,资金安全,信息披露,资金托管等方面都将完善。
它将成为一种主流的大众理财产品,慢慢成为一种家庭理财配置的主要方向之一。
什么是REITs?
REITs是英文缩写(拼音读出来大约是“rui·z”),全称是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翻译为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也就是我们通过基金公司投资到不动产项目当中。
这里注意是不动产项目,而不是房地产公司。股票型基金投资了万科A,这是地产公司,但这是REITs吗?不是。
不动产项目,指的是基建,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等等。这些不动产项目获得收益,比如租金,还有房产资产的升值,投资者就可以按照权益大小获得收益分成。
通俗的说,大家把钱凑起来一起做房东,拿到房租大家分,房子升值都有份。
REITs在海外已经非常成熟了,根据中金的研报,目前全球REITs规模近2万亿美元,其中65%来自美国,其他国家的REITs还属于新东西。
2015年鹏华发了一只叫鹏华前海万科REITs,但其实那个算半个不动产信托基金,里面还有大量的企业债,甚至还有一点股票,也算是一种我国REITs的初期尝试吧。从产品结构到投资范围,和咱们现在说的REITs还不一样。
2018年上投摩根发了一只名为上投摩根富时发达市场REITs的QDII指数基金,这种指数基金也并非今天所说的REITs,可以算是REITs的衍生品。
目前我们的REITs开放的投资范围是基础设施领域,比如仓储物流,交通设施,水电气热,环保等。另外对试点地区也有限制,首批REITs投资标的大概率会集中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雄安,粤港澳等重点区域的优质资产。
所以,又可以叫中国重点区域基建REITs。
它的意义在于盘活存量资金和存量资产,让闲钱参与到祖国重点经济区域的建设中去,同时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也让大家能够从中受益。
估计有的人就说,这是骗钱的吧,让我们堵地方政府的窟窿。我觉得这件事要从两方面去看。
第一,这次的证监会《指引》中对基建项目的质量划定了基调:需要是那种经营3年以上,已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投资回报良好,并且具有持续经营的能力,有增长潜力等等。
也就是说,都是一些存量基建项目。
是已经建设结束的基建项目,已经处于收益期了,然后REITs基金把这些项目的收益权买过来,地方政府也就回笼了资金。
相比那些还没开始建设的,或正在建设的基建项目,这种处于收益期的项目的安全性很高。
第二,从风险收益看,应该是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的,对收益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它确实很可能替代了债券基金的部分地位,对债券型基金会是一个冲击。
现在是初期试水。
试水的时候会用一些安全可靠的优质资产先探路,如果顺利,以后会陆续开放更多地区,更多投资方向的地产项目,比如商业地产等,以及从项目成立就进入,但那时候风险也会随之升高。
关于“骗钱”一说,我觉得大可不必。
国家基建不能仅靠政府投资,政府发债,这样一方面债务压力高企,隐患太大;另一方面,靠政府毕竟力量有限,如果能有大量民间资金的参与,还能获得收益,整体上会是双赢的好事。
不能一边眼红不动产项目赚钱,一边抱怨他们要坑我们的钱。
现在公募REITs产品还没出来,咱们现在还不好说具体产品是什么样,等出来了,再跟大家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