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是很多人会选择的一种理财方式,收益先不说,安全性是实打实的,不但保本保息,而且根据《存款保护条例》的规定,50万以内的存款是包赔付的,所以我们会默认为“存款=安全”。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结构性存款”这五个字的时候,虽然不太明白结构性是什么意思,但是看到“存款”两个字就觉得安全有保障。但结构性存款真的是“存款”吗?
而且从去年开始,包括结构性存款在内的一些产品被银保监会“点名”,并在10月份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治理产品运作管理不规范、误导销售、违规展业等问题。
但是这并没有降低大家购买结构性存款的“热情”,今年3月新增的结构性存款达到8512亿元,同比增长8822亿元,余额再次刷新历史新高,达到11.67万亿元。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购买结构性存款?
近期因为原油宝事件,相关部门又开始排查结构性存款产品,多家银行因为不合规的结构性存款而被罚款。那当前形势下,结构性存款我们还能购买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结构性存款那些事儿。
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首先我们要搞懂的是结构性存款和一般存款的区别。
结构性存款是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某种金融衍生工具(比如期权),通过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信用、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高收益的金融产品。
一份《产品说明书》中的介绍
所以其实结构性存款的风险是高于一般性存款的,一般性存款可以保本保息,但是结构性存款一般是不保息的,利率会随着市场波动,至于是否保本,要看产品的设定是怎样的,所以大家如果要购买这类产品,要先看好产品说明书。
但也是因为结构性存款中除了普通存款外,还有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所以它的收益也会比较高。比如建行的一款产品,投资期限是92天,利率在1.35%-3.25%。
结构性存款的收益和产品的标的物挂钩,比如人民币或者黄金、白银的价格,甚至股票都可以,会有一个像上面一样的收益利率范围。
比如我们假设一款结构性存款产品和黄金价格挂钩,利率范围是1.7%-3.7%如果到期观察日黄金价格在上下400美元/盎司的范围内波动就可以拿到3.7%的利率,但是如果价格波动超过了这个范围,就只能按1.7%的利率拿收益。
其实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基本可以得到结构性存款受欢迎的原因:可以保本所以本金很安全,收益虽然有波动,但是即使是最低利率也和定期存款差不多,还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利率。
同时,因为结构性存款分为两部分:存款和金融衍生品,所以本金和合同中约定的最低利率这部分也是可以50万以内包赔付的,但是由金融衍生品带来的高利率是不受保护的。
如何辨别“真假”
结构性存款被银保监会“盯上”的原因之一,就是出现了假的结构性存款,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将可以拿到最高收益的条件“做样子”。正如我们上面举的例子,如果黄金价格在400美元的范围内波动就可以拿到高收益,但是可能这一条件是肯定可以达成的,所以其实根本就没有低收益的可能。
第二种是在一些所谓的结构性存款中根本就没有金融衍生品的那部分,那么这时大家要看一下你去的这家银行是否具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资质。
以上两种情况大家要注意一下,不要购买违规的产品。
至于今年被查的一些结构性存款,有些是因为银行利用结构性存款来“造假”,并不是正规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本身的问题。不过也有专家预测,在结构性存款被进一步规范之后,可能其热度会下降,今年的金融市场受疫情影响震荡加剧,结构性存款的风险也随之增大。
所以说正规的结构性是可以买的,但是要想获得较高收益的话,最好还是要具备对金融市场的判断能力,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