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建议各位要多多培养“上游思维”,就是俗说的防患于未然。特别是投资的时候,别等真出大事儿了再有病乱投医,这时候碰上个装成救世主的贪吃蛇,再割你一轮韭菜没商量。
我认为,好的投资没有惊心动魄,没有力挽狂澜,也没有血压上升。昨天在留言区我看到这句名言: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为什么善战者和善医者这么低调?——就是因为他们有上游思维。百战百胜不是什么好将军,说明每次胜利质量低,总是不能解决问题,打赢了还要打,你说是不是白打了。
有人在文章最后问:怎么培养上游思维?有什么例子吗?和家庭理财相关的,我说几个上游思维。
别参与新生事物。
这句话估计可能会造成相当一部分人的不适。怎么能不接受新鲜事物呢?当一个老古董跟不上时代还成先进思想了?
您先等等,咱们这里讲的是投资,不是听歌看电影吃美食。投资是风险控制的学问,要先不败,再去求胜。新鲜事物自然要关注,更要了解。而不是一知半解就用真金白银去投票。
新出的金融工具,其法律法规很有可能不健全。
比如P2P。就是当年那个处于风口吹上天的P2P,承载了多少人一夜暴富的白日梦。当时这种公司,每天都能成立两三家,每天也能倒闭两三家,就这样还不觉得有问题,那可能真的是脑子有点问题。可惜被利益冲昏头的他们就像感恩节前夕的火鸡,还在向往着美好的未来。
我可不是在放马后炮,两年前我就写过关于谨慎投资P2P的文章,那时候一朋友反复给我解释,他说他选的那个平台多么多么靠谱,有多少背书,还国企,还风投......我就说一条:现在P2P这么乱,每天都有出事儿的,咱们就不要在屎里面找饭粒吃了!就是真找出来了,能香吗?
话糙理不糙,恶心的上游思维也是上游思维,他不听,果然几个月之后,他那个平台暴雷,公司高管被控制,号称最后各方努力,弄了一个良性退出。但要历时3-4年,到底怎样还是未知数。
同时,新生的金融产品也意味着我们对它的了解还很浅,东西就算没问题,但我们也要承认自己的认知可能还不足作出投资的决策,仅从这个角度思考,也需要尽量回避。
别参与有杠杆的交易。动用杠杆,迟早血本无归。
什么是动用杠杆?通俗的说就是借钱投资。这件事儿必须反复强调:不要借钱投资,不要借钱投资,千万不要借钱投资!借钱投资意味着亏钱要随着你借钱的规模而成倍增加。
你有10000,下跌10%,就是亏1000;但如果你又借了10000,下跌10%,就是亏2000了。别忘了只有10000是本金,另外10000是借的,这意味着相比你的10000来说,是浮亏20%。
但借钱投资的谁只借一倍?往往是3-5倍,甚至更高,下跌10%,可能自己10000本金就全没啦。
不要做空。
什么是做空?——就是买跌。一般我们的交易是买涨:涨了你就赚了,实现低买高卖。买跌是相反的,是跌了你就赚了:高卖低买。
做空是怎么实现的呢?举个例子。
马老师出了一本书,出厂价70元,大家疯狂抢购,但是你和他们不一样,你认为这本书不值70,一定会降价的。
你知道我手里有很多样书。你找到我,想从我手中借走10本,承诺两个月后归还,保证不开封。然后我就借给你10本,你出门就以70元的价格卖掉了,得到700元。
两个月过后,这书果然价格下跌到了40元,然后你花了400元买了10本还给我。自己留下700-400=300元,就是收益。
以上就是做空获利。
做空交易大部分是衍生品交易,股指期货可以,融资融券也可以。但资产价格的向下波动是有限的,向上是无限的,做空就是用有限去对抗无限,这哪儿是对手。
另外,就算你认为价格要跌,大概率也还会继续涨,再考虑做空往往会动用杠杆,所以做空时会死伤无数。
瑞幸咖啡也有很多人做空呀,结果呢?真正获利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做空都做早了,死在了冲锋前的誓师大会上。
投资中的上游思维还有不少,我今天简单说三个,如果大家喜欢这个话题,咱们以后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