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40岁,人生走了将近一半的路程。(按照现行的人口平均生存年龄来看)前半生,靠工资;后半生,靠资产。
什么是资产?房子、车子这些固定资产就是资产吗?
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你有市值千万的豪宅,但是你背负的房贷却很巨大,那么,充其量也不过是“表面风光”。
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大概意思是说:现在公司开除人,70后80后随便开除,90后、00后却不敢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
原来是70,80后,现在四五十岁,正处于中年危机,特别是80后,在二胎政策放宽之后,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育两个孩子。虽然现在是社会中坚力量,但他们大多数人却是孩奴、房奴、车奴,一旦没有了工资收入,整个家庭都会遭遇不堪负荷的打击。而对于90,00后,有这种后顾之忧的占少数。所以,前者称为公司裁员的最直接对象。
那么40岁后不靠工资生活,能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对于40岁后不靠工资生活,取决于二三十岁的付出。
一、做好近期和远期规划
国家政府一般会制定10年-20年的远期规划,以及近期5年的计划。
对于个人,也应该制定类似的计划,定个3-5年规划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40岁后不靠工资生活,越早规划越好,因为调整的空间就很大。假如你是30岁,还有10年,首先计算出40岁后每年的支出大概是多少?如果是最低支出10万元,那么你准备的资金至少应该是12万元(上调20%),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病的概率会增加,可能会增加医疗支出。但是,人情交往这块可能会减少。
按照生活到80岁考虑,那么需要准备的总金额就是480万元。再看看目前的工资收入,10年的总额大概会有多少?如果30岁之前无任何储蓄或者资产,那么意味着需要年收入达到48万元,我看大多数人还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需要多元化的开源方式。具体如何开源,丸子妈以前也写过相关的文章,这里就不再详细叙述。
此外,理财收入也是不容忽视的。理财收入可以包括房产租金收入、证券投资收入、出版书的版权收入等等。
二、提前做好足够的保障措施
市面上的保险,花样百出,原本很好的东西,被一些不良人士捣乱,导致很多想买保险的人都不敢买。
但是,无论怎样,在中国,购买商业保险是必需的,特别是所谓的穷人。
40岁前,购买保险的话,保费还算是相对便宜。年龄过大,有些保险想买可能还不让买。理财中关于保险,有一个双十定律,购买商业保险,配置的保额最好是年收入的10倍;而保费最好是年收入的百分之十。
配置保险,不用一步到位。可以根据手里的资金,先从消费险开始,每年花几百或者一千多元,就可以买到几十万甚至百万保障。然后再考虑储蓄型保险,甚至年金保险。
提前准备好多少保险才够用?这还是得根据家庭年收入来考虑。另外,一些人容易犯错误,先给孩子买保险,再给大人买,总觉得孩子金贵,首先要保障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家庭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人购买的保险多一些。因为一旦主力垮掉了,这个家庭的风险就很大,可能连基本生活保障都难以维持。
想要40岁后不靠工资收入,就要靠前期的打理和规划。
原创 丸子妈话理财| 来源 丸子妈话理财(ID:erinloveh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