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彻底回暖,东北部地区也终于达到了20度的温度迎来了春天。冬天是老年疾病容易多发的季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在老了之后最关心的两件事就是养老金和医疗报销了,在城市中的状况其实还比较乐观,城市职工每年能够达到的收入基本都可以支撑养老和医疗的花销。但是对于年收入普遍较低的农民朋友来说,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让人非常担心的问题。
2002年我国正式推出了新农合制度,现在已经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进行了整合,统称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参合人员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待遇也越来越全面,为了防止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等情况的出现,医保二次报销也成为了农民看病的又一道防火墙。
大病医保二次报销
我们所熟知的医疗保险一般都是进行一次费用报销的,报销时医院的起付线和自费药品不在报销范围之内,一般能够报销的比例在50%-60%左右,如果是生了小病需要自费的50%的部分还能够承担,但是如果是大病很多普通家庭是负担不起的,因此很多人在生病之后往往不敢到医院看病,时间长了病情越来越严重,反而耽误了最佳的救治时间。
很多人不知道新农合是可以进行二次报销的。二次报销,主要指的就是大病统筹报销。参加新农合的参合人员不需要缴纳额外的费用,一般来说只要你参保了新农合并且达到了当地大病保险起付线就可以申请二次报销,最高的一个年度甚至可以报销30万的医疗费用。在这样的利民政策下,即使是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的农民家庭也能够看得起病了。
新农合值不值得缴纳?
不过有很多参合人员在缴纳过一两年的新农合费用之后就主动断缴了。很多人也存了一些疑问:新农合到底值不值得缴纳呢?
疑虑1 .新农合没有累计年限的权利。
目前的新农合也就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采取的是缴费一年享受一年保险的模式,参合的农民们每年的缴费会汇集到医保的资金池中,提供给生病的人医保报销待遇,如果你在缴费的一年中没有生病也没有需要报销的项目缴费的钱也不会返还,第二年会自动清零,断缴之后也就不能继续享受医疗保障待遇了。
但是从抗风险能力上来说,新农合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们来说其实是一项很不错的医疗待遇,尤其是今年我国将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纳入了门诊医疗保险范围内对于老龄患者来说能够大大减轻生活的负担。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了2亿人,其中31.7%同时患有糖尿病,所以对于大部分的中老年人来说都是值得投资的,毕竟新农合作为一项医疗保障来讲说到底还是一种保险行为,可能在一切正常时显得有些“无用”,但是一旦真的发生了事故绝对是一根救命稻草。
疑虑2:新农合涨价过猛
2020年新农合费用比去年又上涨了30元,最低标准为每人250人,算下来一年就要承担3000元的费用。对比2003年每月10元的缴费标准,涨价幅度有点太大了。
不过我们是不能拿十几年前的钱衡量现在的物价标准的,现在的250元不一定比十几年前10元值钱。况且,新农合不仅仅只有参合人员自己进行缴费,政府也进行了财政资助,最后形成的统筹资金池才会用于医保报销中。
而且,虽然今年比起去年,每个人需要多缴纳几百元的费用,但是无论是从报销比例、纳入报销的新病种还是各地新增的免缴费、少缴费的名额,我们不得不承认新农合日益完善的医保政策是对得起上涨的价钱的,而且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的保险政策势必会比现在更加规范。
综编自:映象网、帮兄爱唱歌、人社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