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造假丑闻,向大众普及了小众险种董责险。从险种划分来看,董责险属于职业责任保险的一种。
所谓董责险,全称是董事责任保险,是指由公司或者公司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共同出资购买,对被保险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履行公司管理职责过程中,因被指控工作疏忽(Negligence)或行为不当(其中不包括恶意、违背忠诚义务、信息披露中故意的虚假或误导性陈述、违反法律的行为)而被追究其个人赔偿责任时,由保险人负责赔偿该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责任抗辩所支出的有关法律费用并代为偿付其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
根据披露,瑞幸咖啡赴美上市前,投保了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
据新浪报道,瑞幸咖啡集体诉讼案在美国代理律师刘龙珠表示,瑞幸咖啡涉嫌财务造假不大可能是个别高管行为,公司高管董事长、CEO和CFO以及包括所有独董在内的董事会成员都不可能推卸责任,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清白。
目前,瑞幸咖啡已向平安保险提起理赔申请,究竟能不能获得理赔成了业内的焦点。
1
瑞幸咖啡董事长5亿美元股票质押被强平
4月2日,瑞幸咖啡自爆财务造假,公司自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总销售额夸大了约22亿人民币。
第二天,美股市场开盘,瑞幸咖啡的股价跌超80%。
4月6日昨美股开盘,瑞幸咖啡股价再次崩盘,下跌了20%。
4月6日,高盛报告显示,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旗下的家族基金Haode Investment因为股票质押贷款发生违约,金额高达5.18亿美元(约37亿人民币)。
作为担保受托人的瑞士信贷新加坡分行,将对抵押品行使贷款人权利,对7635万份瑞幸ADS采取强平措施。依据6日收盘价,相关机构持有的这些质押股份价值仅3.5亿美元,损失约1.68亿美元。
2
瑞幸咖啡的董责险
瑞幸咖啡在赴美上市前投保了董责险,国内有十多家保险公司以共保体的形式参与了此次承保。
据了解,瑞幸咖啡董责险保单组成的“共保体”一共有四层,总保额为2500万美元。其中第一层保额为1000万美元,其余三层每层保额为500万美元。
第一层保额由8家中资公司组成,包括中国平安产险、中国太保产险、中国人保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国任财险、大地保险、锦泰财险、前海财险。
根据报道,中国平安产险是“第一层”首席承保方,承保保额是300万美元,按汇率计算约为2127万元人民币。
根据合同,当损失达到约定额度后,“第一层”将被击破,再由紧接着的“超赔层”承保公司继续赔付,其中“第一层”承保公司受到的影响最大。
3
瑞幸咖啡会获得理赔吗?
美国已有多家律师事务所对瑞幸咖啡提起集体诉讼,要求赔偿损失,瑞幸咖啡或面临最高大约700多亿元人民币的索赔。
目前,瑞幸咖啡已向平安保险提起理赔申请,究竟能不能获得理赔成了业内的焦点。
根据瑞幸咖啡公告:“自2019年二季度起,公司的首席运营官、董事刘剑,以及下属几名向其汇报的员工,参与进行了某些违规行为,包括伪造某些虚假交易。”
也就是说,造假行为公司并不知情,系个人所为。
本来元气满满的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也终于在朋友圈回应财务造假一事,并表示“接受一切质疑和批评,并会尽全力挽回损失!”
怎么挽回损失呢?保险会为瑞幸及其高管的责任“埋单”吗,恐怕董责险并不是万能的!
虽然董责险主要承保董事和高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遭受赔偿请求所导致的损失,但不会为“故意欺诈”等行为埋单。
从定义来看,董责险承保的是“非故意性行为”,那么,瑞幸咖啡大概率是不会获得保险公司赔偿的。
不过,董责险既保个人,也保公司。一般的保单个人之间具备可分性,就是如果仅仅是董事COO造假,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保障,其中部分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也有一部分属于除外责任。
有关人士指出,瑞幸咖啡投保董责险之时是否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是能否得到巨额保险赔偿的关键。
有律师指出,瑞幸咖啡的情况比较复杂,有许多疑点,特别是需要证券监管机构以及法务行政机构的介入才能最终定性,从而决定是否理赔。
据新浪报道,美国联邦法院注册出庭律师、瑞幸咖啡集体诉讼案在美国代理律师刘龙珠向新浪财经独家表示,瑞幸咖啡涉嫌财务造假不大可能是个别高管行为,公司高管董事长、CEO和CFO以及包括所有独董在内的董事会成员都不可能推卸责任,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