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获得了2020年的第一笔意外之财,纷纷在朋友圈晒图,能够一次性到手上万元也不是罕见的事了。因此,即使是对移动网络不太熟悉的父母、阿姨这段时间也在和年轻人们请教如何进行个税汇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个税退款是什么,以及我们怎样能够进行操作!
很多人不太了解个税汇算,这主要是因为2019年我国实施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在新型的综合税制制度下,我们才需要完成这项工作。
一般个税汇算的时间都是在下一年的年初,今年由于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从3月底全国大部分地区才陆续开放了个税查询办理通道。
为什么会出现有人退税有人需要补税的情况呢?这主要是因为用人单位提前将你的年度应交税款抵扣了,但是数额只是估计的,很多人身上出现了预计数额与真实数额不符的情况,因此在年后的查缺补漏中,这部分人的差额也就被清算出来了。
个税的总额所得包括什么
2019年开始的居民综合收入包括工资资金所得、劳务费收入、稿酬收入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有三种情况可以不用进行申报:
1.纳税人不存在有预计已缴纳税款与实际税款有差额的情况;或纳税人主动放弃退税。
2.纳税人需补税,但金额小于400元。
3.纳税人需补税,但综合所得年收入小于等于12万元。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
在2019年的新个税中,国家还对新的个人所得税专项进行了附加扣除,其中包括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继续教育、房租支出、贷款利息支出和赡养老人支出六个方面。
所以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明明和同事之间的收入差不多,但是可能会因为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参加了继续教育等条件的不同,导致最后退税的金额不同。
另外,很多人有疑问的大病医疗扣除具体指什么范围呢?这里的“大病”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重病或疑难杂症,而是指比较高额的医疗支出。也就是在医保目录范围内自付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就可以参与专项扣除了。
个税汇算如何办理
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方式非常简单,直接通过手机就能自行操作。
1.下载APP,进入界面
首先在手机上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在首页中点击进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开通了个税汇算服务,但是像北京地区目前还无法进行办理。如果开通了这项服务,就可以直接填写数据了。
2.填写数据
如果你是由单位进行代扣税的员工,可以直接使用已申报的历史数据。另外如果在2019年换过工作或是应届的情况还是建议自行填写数据。在填写完成后会有一个综合页面检查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填报数据是否准确。
3.专项扣除
最后就是完成自己的收入信息以及进行专项扣除信息填报了。
在信息填写完成提交后,就可以看到自己是否需要补税或是有退税的情况了。如果出现需要补税的情况,也不能视而不见忽略过去,如果没有在2020年的6月30日之前补齐税款,还需要补交相应的滞纳金,得不偿失。
最后,为大家提供一个公式:
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9年已预缴税额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汇算情况,也可以在提交信息之前自己粗略计算一下,如果你认为以上内容对自己有帮助就转给家人和朋友吧。
综编自:快学会计、暖心人社、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