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可谓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开始,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草地贪夜蛾从非洲爆发后扩散到印度、孟加拉等国,从阿拉伯半岛一路蔓延到巴基斯坦、印度的蝗虫……不仅粮食减产,很多国家也开始采取“封国”措施自给自足。
据说专家预测2020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气温将会达新高,这对于粮食生产又将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因此,多国开始提前规划粮食保障问题。
其中,越南作为世界第三大水稻出口国,禁止了大米出口;俄罗斯作为最大小麦出口国建议限制了小麦出口;泰国禁止了鸡蛋出口;塞尔维亚暂停了葵花籽油等农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作为世界第二大面粉出口国限制了包括面粉、土豆、胡萝卜在内的11种农产品。
唯一“友好”的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没有主动发布禁令,但是,却因“封国”也无法出口。
不仅如此,在越南率先采取了囤粮措施之后,不少国家也纷纷效仿。当地时间3月28日,埃及贸易和工业部也表示,为了应对疫情、保障本国需求,未来三个月的豆类产品出口也即将停止。
多国禁止粮食出口会带来什么影响
多个粮食产量大国纷纷开始禁止出口,对于遭受着疫情的粮食进口国家可以说是个晴天霹雳了。
伊拉克的粮库已经告急:需要上百吨小麦和20万吨大米的进口数量;印尼和菲律宾的粮库最多也只能坚持三个月。
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发出了严重警告:疫情可能引发粮食危机,4、5月会出现最糟状况。
那么作为粮食进口大国的中国,是否也会遭受到这次粮食危机的影响,粮价大涨呢?
数据推测是否该囤粮
我们根据近几年几种需求量较大的农作物进出口情况来进行分析:
1. 大米
身边不少人开始囤大米,都是因为听说越南和泰国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大米供应国,这两个国家一旦停止出口,那我们是不是就难吃上饭了?
其实,大米的影响并不大!
我国的大米产量其实是可以自给自足的,我国进口的大米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品质特别高的大米,比如大家比较熟知的泰国香米,在超市里的售价也是比较高的。
另一种就是用来做饲料、加工米粉味精的原料的大米。这些米一般是从越南进口的,但是总量也不是很大,去年一年的进口粮是48吨,达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
而且,从去年中国储备粮食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国的储备粮达到了9.1亿吨,即使全国都不产粮了,目前储备的粮食也可以供全国14亿人口吃三年多的时间,再加上即使没有进口,我国国内也在正常种植粮食,所以,暂时不会出现粮价大涨的现象。
2. 小麦
小麦是面粉的原料,在北方爱吃面食的家庭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我国也有一些年份是依靠进口,但是大部分是从加拿大进口的。所以即使哈萨克斯坦发布禁令,从加拿大采购的小麦基本上也足够国人消耗。
3. 其他农作物
但是虽然大米和小麦不用发愁了,在其他农作物上还是不能放松警惕。比如说:大豆。
我国作为一个粮食进口大国,其实最大的需求不是大米白面,而是大豆。同样,大豆的进口量在近几年之间也是急速上升的。目前大豆出口的巴西、美国、阿根廷还没有出台出口禁令,所以价格还不需要过分担心。
综上所述,如果你身边有正在囤粮的亲戚朋友,千万告诉他少买一点!目前我国粮食还没有到非常急迫的地步,想想当年抢盐吃了多少年,粮食怕是放不了那么久!
综编自:大猫财经、金十数据、不执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