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些年来,钱存在银行一直是在贬值的,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当前可参与的理财渠道是在太少了。
股票,风险太大;基金,需要长期持有,但太多人不愿意慢慢变富;信托,门槛太高;房地产,投资太大且目前并不是最佳的投资渠道。瞧瞧,咱能参与的理财渠道一个手掌都能数过来。

了解两个概念: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以在借款期间获得或支付利息的数额计算的利息。假设一个家庭把1000元存进银行一年,并获得100元的利息;在年底其结余是1100元,而名义利率则是每年10%。
实际利率计算了所获得利息的购买力,是把名义利率以通胀率作调节。如果该年的通胀率是10%,在年底户口里的1100元,只能与一年前的1000元购买相同数量的货品,因此其实际利率是0%。
换言之:我们在理财时要考虑通胀问题,即名义利率减去通胀
我们分别以十年期国债收益和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为锚,来看看咱们的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1=10年期国债收益率-CPI(用CPI代替通货膨胀率)
实际利率2=1年定期存款利率-CPI(用CPI代替通货膨胀率)
如图:红色的曲线代表实际利率1,蓝色的曲线代表实际利率2。
很显然,咱们的货币一直在贬值,加上目前货币政策再次宽松,利率下行几乎是特定无疑,显然存银行不是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