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我们在缴纳社保的时候,如果没有满15年是领不到养老保险的,所以很多人由于社保缴费压力过大就萌生出了退社保的想法,但是即使你退了社保返回到你手中的钱,也只有个人账户的一部分,统筹账户部分的社保是不能够退给你的。
同时我们在缴纳社保的时候,其实是可以分为两个系统的,一个就是通过企业来缴纳社保的普通职工,自己缴纳的部分进入到个人账户中,单位缴纳的部分进入到统筹账户中,所以这部分人即使是在退社保时,只能退个人账户,也不会有太多的怨言,毕竟自己交的部分已经完完全全的退回来了。
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就比较尴尬,他们就是自己缴纳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是由自己全额承担的,按照缴费基数的20%缴费,其中有12%进入统筹账户中,8%进入个人账户中。相比于有工作单位缴纳社保的员工来说,其实自己缴纳社保的比例是要低不少的,正常缴纳职工社保的员工,单位一般按照缴费基数的20%划入统筹账户中,个人按照缴费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里,也就是说如果你是灵活就业人员,想要靠挂靠单位的方式来缴纳社保的话,你缴纳的就是28%的比例,但是如果缴纳的是城乡居民社保,自己只需要缴纳20%的比例,所以由于缴费压力比较小,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选择了城乡居民社保。
但是为什么说这部分缴纳居民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比较尴尬呢?这是因为灵活就业人员和在职职工一样都是按照8%的缴费比例进入个人账户的,但是这部分的钱占比是40%,自己交的钱有60%,进入到了统筹账户中,也就是12%和8%之间的配比。
很多灵活就业人员就此提出疑问,明明都是我自己交的社保钱,为什么还要有一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中呢?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当你退休之后,养老金是怎么获取的,正常情况下,我们所有的参保人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之后,并且缴费累计满15年,就可以每个月都领到一份基本的养老金,这个基本养老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另一部分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金的多少是根据你在参保时的缴费水平和你的缴费时长来确定的,也就是说你的缴费基数越高,或你的缴费时间越长,在退休后每个月能够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其中的一部分基础养老金也就叫做统筹养老金,也就是说这一部分的养老金来自于你的统筹账户。
那么就有小伙伴提出疑问了,养老金为什么一定要分成两个账户交给参保人呢?这样的话不是更麻烦了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首先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账户的金额除以计发月数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你在退休之后能够领取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是看你的账户中存了多少钱,这是一个很难更改的定量,就好像是你在年轻的时候,往你的银行卡账户当中存了一笔钱,存的越多到时候取出来的也就越多,但是统筹账户养老金却不同,他可以缩小不同缴费水平参保人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实现了二次分配功能,即使你和别人的缴存金额差几倍,实际发放的也不会有太大的悬殊。
所以,如果你的收入不是特别高,其实养老金分成两种账户是更加有利的,对比一些收入更高的人来说养老金的天平是倾斜的。
综编自:颜开文、社保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