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北省的不少网友纷纷抱怨还是没有吃到惠民蔬菜,菜价还是高得离谱。但是这一言论却并没有想象之中得到广大网友的支持,因为不仅仅只有疫情重灾区的菜价上涨,其他省份也都已经吃不起肉和菜了,十几元一斤的蔬菜和四五十元一斤的猪肉完全是全国目前的额正常价格,不少网友留言说,自己当地的物价甚至高过了这位网友抱怨的价格!
从数据来看,今年1月份,CPI同比涨幅5.4%,物价在春节及疫情的双重因素作用下,猪肉、蔬菜、水果和水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而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出炉,CPI再“破5”,同比上涨5.2%。其中,城市上涨4.8%,农村上涨6.3%;食品价格上涨21.9%,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7.9%,服务价格上涨0.6%。
一般我们来判定CPI指数时,一般是以3%为标准,大多数时间的CPI也就维持在2.5%左右的水平,如果超过3%,一般会认为有通胀的苗头。
而最近的物价上涨水平不仅能够在数据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觉出来。
过年期间,不少东北地区的小伙伴称,大白菜已经涨到5块钱一斤了,为了包顿饺子买了一颗小小的白菜就花了将近二十斤。也许你觉得五块钱一斤的菜价也没有太多不合理,但是在东北地区,大白菜是整个冬天最不缺少的菜种之一了,即使是在过年的特殊时期,也很少有涨到这么贵的价格而且居高不下的。
不仅是白菜,以北京为例,从2月份开始,蒜苔、豆角甚至是茄子等蔬菜纷纷涨到十元一斤,随便买两个西红柿就要五六块钱,唯一能够比过年价格有所下跌的应该就只有鸡蛋了。
涨价的另一个大头是肉。从2019年11月开始,猪肉的价格就一路疯涨,随着政府储备冻肉不断投入市场,市民们都以为猪肉终于吃得起的了,猪肉的价格又从30元涨回了四五十元一斤。与此同时,牛肉和羊肉的价格也丝毫没有下降,小编还记得几个月前去超市买鸡胸肉还是10元一斤,但是现在的十块钱只能买到手掌大小了,鸡肉的价格也在翻倍增长。
从2月份CPI的数据就可以看出,畜肉类价格同比上涨87.6%,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35.2%。不少网友称,受到疫情影响,工资不升反降,不少人甚至丢了工作,即使个别人涨薪了,涨薪的速度也根本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啊,再这么下去,得有一群人吃不起饭了。
对于3月的物价走势,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三月的物价应该有所缓和,毕竟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大部分地区已经恢复了生产,在产品的供应量上就比一二月份好很多,并且各地物流也在不断恢复,附加在商品价值上的物流成本和货损率应该也会下降。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短时间之内物价不仅不会回落甚至会持续上涨。这主要是因为国外疫情严重,加速全球景气的下滑,影响全球定价的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进而加剧国内PPI通缩压力。预计PPI全年或呈‘类V型’走势,下半年可能转正。
总而言之,能够生存下去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希望疫情能够尽快结束,恢复经济恢复生产,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未来价格应该也会趋于稳定。
对此你有何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进行评论。
综编自:金融界、大众证券报、聚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