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影响,很多上班族意料之外地享受到了“超长”假期,长时间的“禁足”,却让部分网友直呼“想去上班”。谁也不会想到,“有吃有喝有Wi-Fi,你能足不出户待几天”的问题居然真的出现了,更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如此积极地期待着能够复工的那一天,尽管这期望背后可能只是单纯地希望能够出门玩耍。
当回归到工作本身,你是否还是那个等下班、等周末、等退休的上班族呢?当延迟退休的政策一步一步走向你,你又是否像老妹一样开始担忧自己的“老年生活”了:顶着一头白发,哦不,现在就开始掉发的我,几十年后可能已经没有头发了……那就顶着假发吧,带着老花镜,用不太灵敏的手指敲着键盘……
延迟退休到底是不是空巡来风,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年都没个定论?延迟退休之后我的养老保险怎么交,养老金又该怎么领呢?老妹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延迟退休的相关问题。
延迟退休是必然趋势
着眼全球,中国算得上是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了。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现行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而我们的邻国日本,于2018年出台新法令,将退休年龄上调至70岁。受到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延迟退休已经逐渐成为全球趋势。
那么,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又为什么要施行延迟退休政策呢?这不是让我们小年轻在和同辈竞争的基础上还要和老年人抢工作吗?在2013年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的采访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家此举的原因。
首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不断加重,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其次,受到计划生育政策效果影响,尽管我国劳动力目前依旧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但2012年已经出现了首次劳动力资源总量下降,这预示着我国劳动力将进入总量减少的新阶段。若是继续执行原有的退休年龄,受到上两点因素的影响,将出现财富创造少于财富消耗的危机。
另外,基于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以上,这为施行延迟退休提供了条件。
以长远眼光看到将来老龄化社会下中国面临的劳动力危机,延迟退休是国家未雨绸缪的措施。
渐进式延迟退休影响谁
渐进式延迟退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提前几年向民众预告,不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二是要“分步走”,比如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
因此,延迟退休之风已经吹了很多年却依旧没有落地实施,这并不代表此事是空穴来风,而是国家在给大家“打预防针”呢。根据分步走策略,退休最早的女工人可能将是首批落实延迟退休的群体。由于目前具体的政策还未出台,因此近几年年龄接近退休的职工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举个例子,若是2020年政策出台,并给予5年的过渡期于2025年开始实施的话,那么年龄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1975年以及以后出生)就需要格外留意了,你们很可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然,具体情况还是要看政策怎么制定啦。不过90后们就几乎不用担心了,因为你们肯定会延迟退休的,就奔着65岁以后退休去吧。老妹的退休美梦,只能多等几年再做了,唉!
延迟退休对养老金的影响
在2016年人社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方面构成,总的计发办法是长缴长得、多缴多得。
基础养老金的确定有两个主要因素: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长短。延迟退休后,工资上涨的概率大,并且缴费时间延长,基础养老金数额自然是增加的。而从个人账户来说,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越推迟退休,月数越小,因此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就越会增加。总体来看,延迟退休年龄对个人养老保险待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至于有人担心延迟退休后养老保险上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国办发【2019】13号)明确规定,个人身份参保人员可以在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也可以选择按月/季/半年/年度来缴费。
总而言之,国家在正式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之前,会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现状以及国民的接受能力,我们民众需要做的,就是不论延迟退休的是不是自己,都要照顾好身体。菊花枸杞保温杯,多多运动少熬夜,90后们非常在意的头发更要好好保护呀。老妹在此立下flag:绝不熬夜!65岁的老妹也要做一个拥有一头浓密白发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