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养老保险也有策略
提到养老保险,相信很多上班族会这么想:公司给我交五险一金呀,不需要我担心。但是你知道吗?怎么交养老保险也有小窍门,掌握这些,就可以每个月多领一些养老金,让我们的老年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
我们知道,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方面构成,人社部对养老保险总的计发办法是长缴长得、多缴多得。其中,基础养老金的确定有两个主要因素: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长短;而从个人账户来说,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影响基础养老金的两个因素,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需累计缴费满十五年,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因此,这里我们将缴费时间视为常数,剔除它对养老金的影响。
而另一因素是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与你的工资基数,也就是基本工资挂钩。已知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纳工资)2缴纳年限1%。由此可得出剔除缴纳年限后影响基础养老金的直接因素,即社会平均工资。在同等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工资高的地方领取养老金,比在社会平均工资低的地方领取的多!
因此,领取养老金的第一个窍门就是尽量选择社会平均工资高的地方缴纳养老保险。
第二点影响养老金的因素是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这与城镇人口平均预测寿命和退休年龄有关,简单来说,你退休时间越晚,缴纳的养老保险越多,而计发月数越少,因此,每个月你能领到的养老金就越多。这里怎么选择就要看国家的退休政策和个人意愿了。
养老金在哪里领取?
如果一个人22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65岁退休,期间四十多年的工作时间,很多人会选择去不同城市的闯一闯。那么,当我的养老保险辗转多地缴纳后,到底应该在何地领取呢?这里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最简单,仅在户籍地一个地方工作,办理并缴纳养老保险达15年,那么就在户籍地领取养老保险。
第二种情况是在你的养老保险账户建立地(可以是非户籍地)累计缴纳满10年,即使其他时间你也在别的地方工作、缴纳过,那养老金领取地也以账户建立地为准。
第三种情况是账户所在地累计缴费不足十年,而在跨省流动就业中的参保地内有缴纳满十年的,那么养老金就在上一个缴纳满十年的参保地(若有多地都满十年,按最近的算)领取。
第四种情况是账户所在地累计缴费不足十年,而在跨省流动就业的其他参保地中,也不存在缴纳满十年的,那么养老金就回到户籍地办理领取。
因此,十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这里就出现了我们缴纳养老保险的第二个小窍门:在社会平均工资高的参保地累计缴纳满十年!假设你是山东人,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缴纳了9年,随后在上海缴纳了5年,又在广州缴纳了6年后退休,那么你退休后只能按你的户籍所在地山东的标准来领取养老金。你想想,这样的话你前几年按高工资多交的费用,不就白瞎了么!
综上所述,要想多领养老金需要记住的就一句话:如果你准备在多个城市工作,一定要在「社会平均工资高」的地方,累计缴满「十年」。用好养老保险,让生活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