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防疫期间远程办公迫在眉睫,贷后行业掀起系统推广潮
防疫期间远程办公迫在眉睫,贷后行业掀起系统推广潮
摘要:一场疫情的来临,改变了众多企业的办公方式。为防止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在家办公成为诸多企业短期内的选择。据钉钉办公平台显示,春节返工第一天就约有2亿人通过钉钉在家办公。

原创 文木 |  来源 消金时代(ID:cftimes)

一场疫情的来临,改变了众多企业的办公方式。

为防止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在家办公成为诸多企业短期内的选择。据钉钉办公平台显示,春节返工第一天就约有2亿人通过钉钉在家办公。

催收企业则受影响不小,多家P2P平台公告称,催收受疫情影响进度放缓,回款效果有落差。多位催收行业人员也直言,催回率降低了。

“目前部分催收公司在家办公。”多位催收行业人士向我们反馈。而一般而言,常见的催收方式有电话催收、上门催收、法律催收等,其中除电话催收外,其他几种方式都需要与用户当面接触,在当前情况下已无法正常展开。

传统的电话催收大多也需要催收人员集中办公操作,因此具备远程办公功能的催收系统是行业的迫切需求。这一需求也使消费金融行业掀起远程办公系统推广热潮。

远程办公迫在眉睫,智能催收急上线

消金时代发现,目前多家金融科技企业正在着力推广支持远程办公的催收作业系统。

“催收系统疫情期免费使用,共度难关,外呼系统疫情期间有优惠。”

“为满足贷后行业远程办公需求,我们提供智能催收作业系统,能上网就可使用。”

这类推广屡见不鲜。

“最近行业在推远程系统的企业比较多,比如马上、平安等。”据悉,马上金融已于2月3日启动“云呼叫中心”办公机制,坐席人员通过PC端、WEB应用白名单等登陆呼叫中心管理平台,在系统监控下移动办公。

“一般而言,贷后/催收系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本地化,有无网络都可以,另一种是云端的,可以实现居家办公。”从业人员刘岩介绍道。

“比如,有的本地化银行系企业考虑数据安全问题,都集中办公,断网使用不具备远程条件。但目前疫情期间,大家无法集中办公,所以远程云端的催收系统成了新的机会。”

“以前远程系统在市场上的需求不是特别大,因为业务大多需要现场管理和现场监控,对过程指标要求比较高。但现阶段上线对过程指标管控比较好,并且能够满足远程办公需要的系统迫在眉睫。”一家金融科技企业贷后业务负责人沈凌坦言。

据了解,目前行业贷后系统形式有所不同,如有的催收系统整合了外呼、录音、质检、监控等系统常用功能,有的则催收、外呼等各自独立,多套系统搭配使用。

“市场上目前能整合到一起的不多,大多是大家拼凑的,贷后系统为一家,外呼一家 ,有时候还需要平台自己买录音设备。”刘岩说道,“主要是各家资源优势不同,客户要求也不同。”

“甲方平台大部分还是选择自己整合,灵活性、选择对比和性价比好点。”业内人士张晓表示。

据介绍,刘岩所在企业可提供催收、外呼两种系统,沈凌所在企业研发的系统则整合了外呼、录音等多个功能。

针对这一特殊时期,一些企业也推出了一定优惠,如上述提及的“催收系统疫情期间免费使用”,沈凌所在的金融科技公司同样也在2月免费为合作方提供催收系统。

此外,智能催收机器人也逐步应用在消费金融行业,为当前业务开展提供一份助力。

多家企业在疫情下启动智能机器人催收系统。例如招联金融启用了约5000个招联智能机器人进行服务,尽可能覆盖对客户提醒等多场景服务;中邮消费金融则及时暂停人工现场催收,全面启动智能机器人远程催收。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一位持牌消金机构业务总监表示,本周以来,智能催收机器人的工作量占据整个催收业务的逾90%。

创业公司杀入市场,效果仍有待观察

受疫情影响,几乎所有平台的逾期水平都在升高,前述报道提及的持牌消金机构业务总监称,自1月下旬疫情爆发以来,整个平台还款逾期率较以往明显上升至少7-8个百分点。

远程系统成为风口,代表着放贷平台在尽力采取措施,但其推广效果可能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沈凌称,目前其对接成功的案例不多,主要是小公司,大的没几家。

刘岩表示,“目前外呼系统用的多,催收系统不太多,毕竟还没有正式开工,大家在考虑中。”

沈凌称,还有很多创业公司在推广系统,其中大多刚刚上线。

“相对于现场管理系统,远程办公系统功能基本一致,但后者要完美的承担现场管理的职能,要求也更加精细化。”而随着远程系统的热潮来临,玩家一拥而入,沈凌也担心部分新玩家系统尚不完善,从而导致整个市场陷入混乱与困境。

而在张晓看来,远程人工催收技术没有障碍,但不利于品控监管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比如容易违规的催收话术与操作,数据安全也是一大问题。

但整体来看,无论是远程系统还是智能催收的应用,金融科技技术已成为从业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消费金融行业的挑战仍在持续,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受疫情影响,餐饮、教育、旅游等线下业务受到重创,同样依赖线下场景运营的消费金融企业也迎来非常大的挑战,其业务可能在短期内出现下滑。但另一方面,线上场景迎来快速发展契机,其对应的消费金融业务也值得关注。这段特殊的经历将给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带来长久、重大的变革,线上化、智能化或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心和主旋律。”一位从业人员林跃如是说。

(注:以上受访者均为化名)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攻略 更多
    最新资讯
    2025年端午节消费规模预测:三大引擎驱动市场破110亿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