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乐山大佛 | 来源 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你们春节过得怎么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几乎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是不是万万没有想到现在躺在家里就是给社会做贡献了?作为一个理财人,我们除了祈求疫情退散,大家平安之外,还要再思考一个问题:
新的一年,钱从哪里来?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猪和口罩都终将会过去,2020我们依然要躬身入局,持续面对各种挑战。财富之所以特别被关注,除了因为它是我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之外,还因为它的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如同滚雪球一样不断递增的,你拥有的财富越多,它的增长速度就越快。
普通人获取财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生钱,也就是俗称的劳动性收入,通过工作获取相应的报酬;另一种是钱生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被动收入,通过投资来获取盈利。我们的理想是实现财富自由,依靠被动收入就能覆盖自己的日常支出,但现实骨感。根据金融学家香帅老师和她团队的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有73%来自劳动所得。这不是特例,即使在美国最顶级的富人当中,劳动收入也占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总结一下:钱生钱,只是少数,人挣钱,才是多数。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哪个城市生活决定了你个人财富的基本盘。
职业的选择,就是我们通往财富路上的交通工具。你所在行业的宽度和深度,决定了一个人发展的上限和下限。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曾经谈到过关于的职业选择。最开始接到Google的offer很犹豫,因为这个职位比她收到的其他公司职位都要低好几级。当时Google刚上任的CEO艾里克·施密特劝她说:“如果你得到了坐上火箭的机会,别管是什么位置,上去就行。”大概六年半之后,要离开Google的桑德伯格记住了这句忠告。放弃了去好几家公司做CEO的机会,去了Facebook给23岁的大学生打工。
什么样的职业才是好的职业?香帅老师给出的答案是:那些与人密切连接的职业。人和人的连接正在决定社会财富的创造、分配和转移。一个人与其他人连接的本事就是他个人能力的放大器,一个职业与不同人群连接的程度就是这个行业成长的加速器。比如“她时代”的颜值经济,医美、美甲师、美睫师、美发师、牙齿矫正等等从小众变成了热门行业;比如“孤独经济”,2019天猫“双十一”最受欢迎的进口商品是猫粮,猫狗双全变成了美好生活的代表。还有其他像育儿嫂、心理咨询师等职业,他们的收入增速更是超过了GDP。
大城市具有规模效应,效率更高,在那里往往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高的薪酬、更多的流动机会,还有更大的职业上升空间。人力资本高度密集的职业都更适合在大城市发展。比如文娱行业,相声、脱口秀,辩论这些相对小众的项目,在小城市没有市场寸步难行,但是到了大城市却有着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土壤。又比如程序员,中国仅有13个城市拥有3家以上的IT服务上市公司,其中北京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还比如,虽然不论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你都可以从事类似工作,但是,你从大城市回到小城市会很受欢迎,但是想从小城市回到大城市却很难。
虽然更多的人在涌向大城市,但是真正能够称之为大城市的毕竟是少数,小城市才是大多数。大城市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人口的迁徙也需要一个过程,小城市依然拥有逆袭的机会,比如那些细分类的行业就更适合在小城市发展。
第三,后天努力。通过不懈努力打造地方特色的,比如搞全国小商品批发的义乌,“制笔之乡”桐庐、做电池的湖州长兴等等。
Z计划:保住退路,做好资产配置,帮助你在面对裁员等无收入的情况,还能够保证自己的正常生活。
很多人都希望实现财富自由,但是却没有认真工作过。力不到不为财,工作才是我们获取财富主要途径。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所有人都是在干中学,学中干。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用个体的身份创造自己的未来,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成就。
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未来一切难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