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危险性,但是很多一线医护工作人员仍然在一线冲锋陷阵,甚至有些医院在没有防护服的情况下,有一些医生只能拿塑料袋当做防护服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
所以可以毫无疑问的说一线医护工作人员是本次肺炎疫情防控的首要功臣,对这些肺炎疫情防控功臣,我们应该给予奖励。
至于在这次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医护人员的薪酬待遇会不会有得到提升,我觉得要看具体情况吧。
首先从整体来说,相对社会工资水平来说,目前医护人员工资水平已经是比较高的,所以出现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一直以来医护人员的工资水平在整个社会当中都算是比较高的,比如在一些大城市,一个医生一个月的薪水达到两三万块钱都不是什么问题,即便是在一些小县城,那些执证医生一个月的工资水平也可以达到七八千以上,部分主任级别的医生月薪达到2万块钱以上也是并非不可能。
所以从整体来说,疾病肺炎疫情过后,医护人员的工资水平调整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其次、对于一线医护人员来说,部分人的薪酬有可能会得到调整。
虽然从整体来说医院的薪酬水平比较高,但是医院内部不同的人薪资差距是比较大的。比如那些科室负责人,一个月工资有可能就可以顶上三四个护士的工资。而这些在一线工作的护士,很多人工资都有可能只有几千块钱,但是他们却是跟病人接触最密切的人,也是医疗过程当中实际的执行者。
所以不排除在这次肺炎疫情之后,医院内部的薪酬结构可能会出现一些调整,比如薪资向那些一线医护人员倾斜。
最后、医护人员的工资实际上主要看医院的业绩表现,如果片面的增加医护人员的工资,同样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
目前很多医院的薪酬结构都是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基本工资可能由政府部门发放,而绩效工资多少就要看医院的实际表现。
所以在现实当中,我们经常看有一些医院为了片面的追求绩效,提高工资水平而乱开药的情况。比如普通一个感冒,明明开两副药就可以治好,很多医生偏偏要开出很多检查单,让患者去检查,这无形当中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
因此社会不能片面的为了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而增加病人的负担,在医院绩效和病人负担之间必须寻找一个平衡点,毕竟医院的本质是治疗而不是赚钱。
总之,我们不否认医护人员对于维护国家健康以及参与疫情防控等各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所以他们能够获得较高的薪酬没有人会反对。但是医护工作人员的薪酬水平也要考虑社会薪酬的总体情况,特别考虑病人的负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