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業問 | 来源 菜鸟理财(ID:cainiaolc)
之前陆续聊了北京和上海楼市的近况,今天的文章,给大家聊聊广州和深圳这两座城市。
下周五就是大年三十啦,想必很多人都已经开始休假,或者在筹备周末返乡的事儿了。
所以今天也就言简意赅一点,大家记住我的结论就好哟!
1
先说广州。
在之前的楼市课程里面,業問对广州楼市的判断是:南沙需成长、增花从天坑,主城仍稳固,萝岗有看头。
在去年12月广州在一个星期内放松了南沙、花都和黄埔的限购之后,这个判断依然成立。
作为一线城市里面对年轻刚需们最友好的城市,广州之所以率先出手对楼市托底,原因很简单,2019年广州楼市的总体表现,着实不咋地。
在2020年,广州楼市总体表现也很难走出啥逆天的大行情,但从土地供应和商品房去化周期来看,这应该也是留给刚需们上车的难得的时间窗口了。
一个温和的小阳春肯定难免,年中冷却一下,最快年底可能就再次慢慢点火提速了。
所以,如果你是本地刚需,能在目前的限购区买,那就尽量买主城区。
所谓主城区,指的就是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外加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九龙站以南地区,及番禺区光明高速以北地区。
这个范围内买房,哪怕短期有调整,中长期来看也都稳的。
如果你是抱着投资的目的,我看好黄埔多过南沙。
当然也不是说南沙不值得关注,只不过人口总量、交通规划、产业结构等多方因素来看,短期内南沙的价格还撑不起它的价值,真要兑现湾区“核心”的期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花都什么的,投资就还是别去了,毕竟我前面说过了:“增花从天坑”。
2
然后是深圳。
業問对深圳的态度很简单:坚定看多,区域细化。
坚定看多就不用多解释了,自2008年至今,坚定看多深圳的人所获得的丰厚回报,远远超过在其他城市的投资布局。
区域细化是啥意思?相比上有十几万的主城区豪宅,下有二万块郊区上车盘的广州,深圳各区动辄5万起步的均价,确实让很多年轻人感受到了绝望。
但深圳各区其实也是有所谓的价值“鄙视链”的,之前网上流传的这张图,業問觉得就很准确:
所以,業問对2020年买进深圳楼市都的建议非常简单:
只要你有房票,有预算,那就往西边买、沿地铁买、看配套买。
往西边买的逻辑不用我多解释,只说一个典型的案例,在深圳最东边的大鹏,现在还有两万多的新盘哦,但这种看似捡白菜的价格,在深圳市场却是无人问津。
毕竟大家都精明了,在预算、房票和杠杆都越来越珍贵的当下,不会轻易下注在这样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了。
沿地铁买的逻辑其实也不用多解释,这个放在哪个城市都是一样的。
今天要更新一下的是看配套买。
在之前的课程里面,業問说的是“看配套买里面指的配套,具体包含学位、购物、医疗、文体四大要素,重要性逐级降低。”
但在深圳市场,还有一个多数人不太关注的“配套”,在接下来行情里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关键。
这个配套就是片区城市面貌。
之所以得出这个新的感受,主要是源于最近光明新区一房难求的火热行情,让曾经的“宇宙中心”龙华都黯然失色。
光明新区为啥会被市场热捧?因为那边基本上白纸一张,可以从零开始规划建设一个漂亮的现代化新城出来。
而深圳很多片区,都遗留着大量越来越难拆迁的城中村、小产权和20年以上楼龄的老小区。
这些片区可能会有少数楼盘能够鹤立鸡群,但从长远来看,整体区块的表现会明显不如那些从白纸上规划建设起来的区域。
早年的香蜜湖豪宅区、如今的深圳湾豪宅区,现在的当红炸子鸡宝中,以及马上就要被炒热的光明新区,都是这个“配套”逻辑的一再验证。
3
总之,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子星,广州和深圳的前景是不用担心的。
不说一定会涨得多疯狂,但只要你能选对区域买对标的,基本可以不用担心跑输大市、资产缩水这种情况发生。
现在,整个广东省也宣布要放开放宽除广深之外的落户限制了,人口的进一步集聚也在所难免。
现在有能力的,業問就建议你抓紧在广深安家,广州尽量买在限购区,深圳尽量往西边买。如果觉得广深太贵,佛山、东莞也是不错的自住兼投资的选择,惠州的话,業問相对会更谨慎一些。另外,珠海有一定可能成为大湾区西岸的龙头,有相关计划的也可以多多留意。
当然,虽然看好大湾区,但業問也还是要再次再次提醒一下各位:整体看好不等于任何区域都可以闭着眼睛买。
早过了那个乱买瞎买都能躺赚的时代了,接下来要么压根不买,想买就得多方权衡,精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