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人社部举行2019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9年养老基金投资进展。201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7830亿元,总支出34631亿元,当期结余3199亿元,累计结余50869亿元。
从2019年5月1日起,我国就已经开始实施社保降费政策,截止到今天社保降费已经实施了7个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个险种全年减费4252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初预计3100亿元的目标。
社保降费调整方案
1.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19%降至16%;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率,维持8%不变;
已经审批备案实施费率过渡试点的企业,如果单位费率低于16%,仍按照费率过渡试点政策执行;如果单位费率高于16%,就要降至16%;
自2022年起,所有企业全部按照16%的费率执行。
2.继续阶段性降低事业保险费率
2020年4月30日前,全省失业保险总费率为1%,其中,单位费率为0.7%,个人费率为0.3%。
3.继续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
2020年4月30日前,费率调整按照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的范围不同,分为两类:
结余可支付月数在18-23个月之间的统筹地区,可以现行费率为基础下调20%;
结余可支付月数在24个月以上的统筹地区,可以现行费率为基础下调50%。
4.职工缴费基数调整
从去年起,按照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作为核定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的基准值。
社保降费好处多多
社保的大幅度降费,其实为企业节省了一大笔支出,蝴蝶效应巨大。
1.企业节省开支
对于有十万名员工的大企业来说,社保缴费比例下调,养老保险缴费降幅达到11%左右,全年下来企业能够省下8000万元;
对于一些小微企业来说,社保降费虽然节省的资金不如大企业多,但是占公司资金的比例却很大,毕竟能节省每一分钱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都是十分不易的。
2.改善就业环境,解决职工就业难的问题
拿大企业一年养老保险缴费节省8000万元来计算,如果引进一位高新技术人才需要的成本为一年支付年薪80万,就可以一次性招聘100名员工;如果招聘一位普通工人的成本为一年支付年薪8万,就可以一次性招聘1000名员工。
也就是说,每年依靠社保降费率省下的养老保险缴费金额就可以解决一千人的就业问题,政策在7个月之内不断普及实施,由此可以推算出,就业难的问题得到大大的缓解。
3.企业技术提升,大力发展生产力
降低社保费率节省下来的资金不仅用于招聘员工,企业还会应用于自身发展。比如一些制造业、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就会采购更先进的设备或引进更先进的技术。
这样在原有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大大地提升自己的生产质量,提高生产力,优化生产线。在全国大范围普及社保降费率的情况下,我国的社会经济也会加速发展。
4.鼓励员工及企业参保,提升社保普及率
社保费率降低,直接影响的就是企业的用工成本,同时,调费基也使很多灵活就业人员在缴纳社保时选择缴费基数的灵活性更强。因此,社保负担降低,使企业和员工更愿意主动参保。
数据显示,我国在2019年的社会保险基金虽然总体来讲是有结余的,但是除去中央财政补贴,实际上养老金缺口是十分明显的。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社保覆盖率仅达到36%左右,养老金缺口问题中,参保人数不足、参保比率低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能够通过社保降费刺激企业及个人参保,相信未来养老金支付问题也会有一定的缓解。
社保降费对退休金有影响么?
目前来讲,社保降费对退休金的计算是没有影响的,目前养老金的计算方式还是沿用以前的方法,相关的规定也明确了对于即将办理退休的人将采取过渡性的方式,所以,即将退休的人员也不用担心养老金会不会少发的问题。
综编自红网、光明网、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