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小媛 | 来源 慢钱财商(ID:mqcs999)
时常听到这种吐槽:真是越有钱的人越抠门。
这不是一种偏见,而是事实。
你见过哪些抠门的有钱人?
我见过:
身家千万的老板,一双拖鞋穿20年;
年入百万的创业者,舍不得买2000的包;
月薪四万的职场小伙,每天吃不超过10元的快餐。
这群“有钱人”,他们具备独立赚钱的能力,并且越来越有钱。
这群“有钱人”,不包括那些富二代、暴发户以及炫富的网红等。
然而,我发现就是这群靠自己杀出血路的“有钱人”,都有一个被世人所诟病的共同点,那就是—抠门。
说这类人“抠门”,其实也不是说他们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而是对自己特别抠,收入和消费的反差在很多人看来不正常。
他们对奢侈品基本不“感冒”,没什么追求名牌的欲望。
他们从来不豪气直爽地请客吃饭,因为他们觉得那是浪费。
对于借钱,那就更加谨慎了,完全不会有什么“碍于情面”的不好意思,很少会有所谓的“大气豪爽”。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何必呢?
挣钱不花那还有什么意义,是不是也显得过于寒酸了?
在他们眼里,一点不觉得寒酸,他们的欲望已经不再是物质消费,而是赚钱的过程,是如何赚更多钱的问题!
这也是人们思维认知的不同。
同样的背景,同样的能力,但就是这样一个思维的分界点,可能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普通人认为,钱是用时间和劳动来换取的,而把挣来的钱花出去,省吃俭用换几件奢侈品武装全身,才有幸福感和满足感。
而在这些“有钱人”眼里,钱最重要的性能是一种工具,即钱生钱的工具,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地乱花钱,而是把每一分钱都最大价值化。
A是我大学的一位学姐,工作后又在一个城市,走的比较近。
我发现她是这类“有钱人”时,是跟她一起出去旅游。
吃饭的时候,她提议人均不能超过13元,而她当时的月薪是3万。
后来我了解到,她经常一个人出去旅游,都是穷游,有时候一个饼就是一餐。
她说,我去旅游真的是为了看风景,顺带扩张视野,而不是吃喝玩乐,我花钱的乐趣不在这上面,周围的人都知道我很抠……,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一样吧!
然而,就是这么“抠”的一位学姐,毕业第五年的时候,凭借一己之力在深圳贷款盘下一套小居室房子;毕业第六年,通过理财等累计资金,又在长沙买了一套投资房。
当然,这些钱并不全是她省出来的,重点是她本身赚钱能力就很强。
但是,如果她隔三差五名牌奢侈品、网红旅游地打卡,每月月光,结果也无非是赚的多花的多,在变老的路上并不会变富。
生活中,吃饭能健康吃饱就行,买东西常常货比三家,反正就是能花100元解决的事情,绝不会花101块……
这类人,他们挣的多,但花的少,对自己特别吝啬。
还有老家的两位表兄弟。
同样都是做技术,刚毕业的时候工资都是5000。
然而同起点的表哥和表弟在这几年里却快速拉开了财富差距。
表弟是典型的月光族,挣多少花多少,非常舍得给自己花钱,每年过年回家都是最新款手机,名牌衣服,十天假期有九天都在外面吃吃喝喝,大家都认为表弟出手大方阔绰,肯定是在外面挣钱了。
其实,每次过完年,表弟身上连路费都不剩。
反观这个表哥,生活节俭、为人低调。
这几年,虽然工资翻了好几倍,却依然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夏天的衣服从来没超过100块,但他却早早地买房、买车,并且结婚定居于工作的城市了。
生活中,这样的案列很多。
你选择怎样生活,你就会拥有怎样的生活。
为什么这些越有钱的人越“抠”?
因为他们都把钱花在了刀刃上,深谋远虑,并且具有复利思维。
那些对自己大方的享受当下的人选择的则是单利思维。
遵循复利思维,就是我们现在做的选择,未来会越来越有价值,成为时间的朋友。比如,攒钱买资产。
遵循单利思维,则会让我们现在做的选择,未来的价值不会随时间持续增长,甚至反而会下降,成为时间的敌人。比如,买消耗品。
生活中,处处存在复利和单利思维的区别。
比如男生找对象只看颜值,这样的婚姻就很难长久稳定,因为颜值是时间的敌人,必然会不断缩水,时间越久,就越容易相看两相厌,出轨劈腿概率越高。
但如果女生找对象只看财力,也有问题,因为大部分年轻人在谈恋爱的岁数很难完全靠自己的本事成为大富翁,主要还是靠基因彩票,家里有钱,但如果这人本身不善理财,好吃懒做,目光短浅,又无一技之长,父辈的钱总有败光的一天。
婚姻关系中,什么东西会随时间流逝,不断增值,不断牢固夫妻感情呢?
首先是相近的三观,相处时间越久,两人三观就越会一致,以至于心有灵犀,不点也通。
其次是相同的兴趣,年纪越大,兴趣沉淀得越深,两人就越是有说不完的话,难分难舍。
第三是积极上进的心志和开拓财源的能力,这些都会在时间长河中,不断改善你们的家庭财务状况,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关系自然就越来越好了。
人生几十年,漫漫长路,看似一条时间轴,飞速流逝。
但其实,人生是一个连环套,一环套着一环,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才有可能跳跃阶级。
刚出生时,我们没有一点选择权,父母给你多少你就用多少。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们开始有了一生中选择空间最大的时间段。
你可以辞职、跳槽、到处旅游、花钱如流水;也可以像文章开篇那个学姐一样抠着抠着偷偷买房、理财。
到了中年后,你需要养家扶口,房贷车贷生活费,这是一生中各种开销最大的时间段,能选择的空间又被缩小。
最后老了,病了,你得听医生的,听养老院的安排,听儿女们的安排,你又像刚出生一样,没有了选择权。
我们真正可以无拘无束,不羁放纵,走路带风,来去自由,放胆去做选择的时间段,真的不多,也就十几年光阴而已,一晃而过。
而,就是这段时间,拉开了很多人之间的差距。
在这个选择权最大的时间段,秉持单利思维的人会说,我还年轻,时间多,所以时间不值钱,先享受当下。
但如果你做出了不符合复利思维的选择,把时间金钱浪费在那些对你未来没有帮助的地方,那你未来的时间,也将不值钱。
反之,你把金钱都用在符合复利思维的选择上,你未来的日子,就会越来越来值钱,你的人生也才有可能焕然一新。
秉持复利思维的人会想办法累计自己的启动资金,不管是用什么方式,比如“抠门”、攒钱投资理财等。
这些人,懂得延迟满足,懂得和时间为朋友。
他们所有“抠”来的钱,都花在了能赚更多钱的事情上。
所以,他们像上瘾了一样,越抠越有钱,越有钱越抠。
所有的行为都是量变,量变产生质变后,也就是你人生发生大变化的时候,或者说是跨越阶级的时候。
这个社会,马太效应太普遍了:
有些人,含着金钥匙出身,不需要做什么就能潇洒过一生;
有些人,小富即安,普普通通,安稳度一生;
有些人屡屡无为,不学无术,自甘堕落,锒铛入狱;
有些人,拼命着,挣扎着,誓死也要跨越阶级。
今天,是2020年的第一天:
第一批80后40岁了;
第一批90后30岁了;
第一批00后20岁了;
在新的一年,新的一岁,一起做个“抠门”的人吧!
在变老的路上,一起变好!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