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媒体在其名为《社科院报告:养老金2035年或将耗尽结余,专家建议年轻人尽早筹划养老投资》的文章中引用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数据。文中说,未来30年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在勉强维持几年的正数后便开始加速跳水,赤字规模越来越大,到2035年将耗尽累计结余。
文中表示:“如果按照退休年龄60岁来算,到2035年最早一批‘80后’也只有55岁,没有到达退休年龄。也就是说,‘80后’很有可能成为无养老金可领的第一代。”
此消息一发布就引发网友热议,不少80后表示已哭晕在厕所。
随后,人社部及时出来辟谣,表示“对于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央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综合的、科学的应对措施,完全能够保证养老金的长期按时足额发放,完全能够保证制度的健康平稳运行。”
人社部的声明犹如一剂“定心丸”,瞬间平息了这场风波。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9%。通常国际标准当中,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以上,即被认定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时,生育率也持续走低。2018年,全国出生人口比前一年减少了200万,人口出生率更是创下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
根据现行的中国养老金制度,当前老年人领取的养老金来自于现在年轻人所缴纳的养老保险。然而未来,作为缴纳养老金的主力,年轻人数量不断减少,必然导致养老金总收入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那么,到底有什么措施能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呢?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表示,有五方面措施——
1、实施降低社保费率综合政策,做大养老保险的“蛋糕”。
2、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均衡地区之间的养老保险负担,帮助困难地区确保发放。
3、不断增加战略储备基金,目前,全国社保基金已有2万亿左右的战略储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经启动,今后还将继续加大划转力度。
4、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企业养老保险的预算资金达到了5285亿元。
5、养老保险其他改革正在稳步推进,积极稳妥地开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加大基金中央调剂力度、不断提高统筹层次、加强基金监管等。
对于上班族来说,社保是每月必有的一项福利,大家都知道参加社会保险后,只要缴费满15年,退休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但是对于退休后究竟可以领多少钱,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还太年轻,所以就不求甚解。
社保交满15年每月领多少钱?
我们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有个人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的。
养老金计算公式:
每月到手的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月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假设某地区上年度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000元,某职工在当地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了60%作为缴费基数,缴费15年可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为(6000+3600)÷2×15×1%=720元。
若该职工60岁退休,退休时个人养老账户储存额为60000万元,那么可以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为60000÷139=431.65元。
那么这名职工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就是720+431.65=1151.65元。
我们可以看出养老金的多少与当地上年度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个人缴费指数,个人账户储存额以及退休年龄有关,所以不同地区的基础养老金有所不同,同一地区不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会略有差异。
综上来看,养老金支付压力变大是现实的,但应对措施也是有效的。养老保险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健康生活、快乐工作,不信谣、不传谣,养老金都会有的。
同时小编还致力于帮助大家普及各种贷款类常识问题,用户在申请贷款时会遇到不同还款方式的贷款产品,由于利率的表达方式往往不一样,比如说有:日息万分之五、月费率1%等等,因此很难比较出几款产品究竟哪款更省钱。有钱花推出的比价神器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贷前使用有钱花比价神器测一测,能快速计算出贷款的真实成本是多少,实际的利率有多高,帮我们节省息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