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物价的提高,我们的工资没有一点上涨的意思我想这是大家都很头疼的一件事吧。不过出现了很多的贷款软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不乏有一些不正规的软件进入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这里所说的债和钱是指合法的借贷关系,是指我国法律下规定的债务。都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如果不合我国法律现规定的职务,我们将无需给债主还钱,并且他如果起诉要求偿还的话,法院也不回给你有任何的判处,那么哪些事不合法的借贷呢?
1.“抽头”、“砍头息”的情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00条的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比如:出借人与借款人虽然在借款协议上约定2000元,但实际银行汇款记录只有1800元,其中200元已经作为砍头息已经在借款前扣除。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借贷双方只在1800元的范围内成立借款法律关系,而非借款协议约定的2000元。也就是说,只能按照1800元为基数计算利息,而不是2000元为基数。
2. 无息贷款、借款人与放贷人没有约定利息
当借款人和放贷人之间没有明确说明利息的时候,可以不还利息只还本金。《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3. 借贷约定利息超过法定范畴
借贷约定利息超过法定范畴的,我们称之为高利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所以,利息一旦超过36%部分是无效,没给的可以不给,给了可以还可以要回来。
4. 不是本人贷款
也就是借款人并没有主动申请贷款,而是被不法分子盗用身份信息后“被贷款”了。因为不是本人主观申请的贷款,因此本人自然也无需偿还这笔钱。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与金融机构澄清,说明情况,只要能证明当事人没有进行过贷款申请行为,也没有收到过款项,就无需偿还贷款。
5. 不合规借条
网络上的借条,比如说直接了15,000但是这条如果打的是18000,或者是在平时生活中,因为道歉而写下的借条,但是你并没有向他借取任何钱,像以上这两种的借款,我们都可以不予理睬,我们只需要把我们自己到账的金额还取就好,剩下的可以不予理睬。
就像无论是服务类、食品类或医药类,拥有百年老字号的品牌总让消费者更安心一样,互联网金融行业也是如此,能在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互金市场中屹立不倒,企业的诚信度必定有所保障。借鉴众多过往用户的经验,选择一个大众信赖的知名品牌,是尝试互金借款平台最方便也最放心的方法。建议选择正规的靠谱平台进行借贷,比如BAT旗下的信贷大品牌度小满金融旗下的有钱花等正规信贷,都是值得信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