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不少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因此很多人在满足基本温饱之后,都开始追求改善自己的生活。这些是值得提倡的好事,但是市场却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并且结婚率还出现了逐年下降的情况。
要知道结婚率和离婚率都是观察婚姻适龄人口以及家庭的重要指标,最常见的结婚率指标,就是一定时期结婚人数和同期总人数进行比较,将这一数据称之为结婚率。通过数据观察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中国结婚率就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结婚率的下降带来了另一个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
事实上,数以亿计的单身族撑起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带动了新的消费趋势,即单身经济。
单身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2001年的《经济学人》杂志,由经济学家麦卡锡首次提出。
麦卡锡将单身经济群体锁定为女性群体,而如今,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这一概念所包含的范围从单一的女性群体,扩展到对追求有品质、高质量独身生活人群的统称。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单身经济已经涵盖日常吃穿用度各个方面,我国单身经济年消费规模可达13万亿元。从消费特征来看,寻求便利、悦己、精神寄托和自我提升,是单身人群的主要消费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一人份经济”消费趋势上升。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 “一人份”消费力持续走高,“一人份”家电销量前五是电饭煲、炒锅、饭盒、洗衣机、豆浆机。除了家电,“一人份”食品的消费和宠物类消费的增长也很明显。比如,100克装大米、50毫升威士忌、200毫升红酒均成为爆款。
一份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迷你微波炉与洗衣机的销量分别增长970%和630%,一人份火锅销量增200%……“一人量”商品成销量增长明显。
而相关研究也发现,最受单身用户喜爱的产品类型有本地生活服务类、生鲜零售配送类、婚恋类、社交类、在线旅游服务类。体现了单身用户社交多样化的需求,对扩大朋友圈、网络交友的追求。同时也可以看到单身用户对餐饮食品便捷化、旅游出行快捷化的需求。
数据显示,单身群体对婚恋的需求较高。本地生活和垂直类资讯是其最常关注的内容,而外卖则是其解决餐饮的最常用方式。此外,单身群体理财投资需求也比较高,主要通过银行进行理财储蓄。
据了解,57.7%的单身人群认为“消费”是排解孤独的有效途径。一项针对职场人士“孤独感”的调查则显示,75%的孤独者每月会花至少1000元来排解孤独。《2019年单身经济专题分析报告》显示,单身群体消费特征总结为:花钱买方便、花钱为悦己、花钱买寄托以及花钱买未来。
未来,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单身人群的消费将从基本生活必需品向满足内心需求的商品升级,个性化、小众化、精致化消费将成为趋势。
消费领域专家表示,单身经济带来的商机不可小觑,有头脑的服务提供商,不应仅局限于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应该为单身群体提供功能更丰富、细节上更贴心、价位上更亲民的产品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这一群体消费,激发市场活力。
随着单身经济的火爆,对于结婚率走低的问题,自然也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因为结婚率降低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新生儿数量减少,社会发展需要年轻劳动力,新生儿数量的降低,意味着社会中年轻劳动力会不断减少,老龄人口会逐渐增多。这自然不是市场希望看到的局面,因此国家也开放了“二胎政策”,鼓励多生,其实就是为了改变老龄人口众多的局面。
在你们看来,不想结婚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