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正值我国央行成立71周年之际,我国央行行长易纲发表了《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文章。
在文章中,易纲表示我国将坚持稳中求进、精准发力的零利率或者量化宽松政策。文章中还指出,将要“守护”好居民“钱袋子”里面的钱,保障币值的稳定。
文章中也指出,保持正的利率,保持正常的、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总体上有利于为经济主体提供正向激励,符合中国人储蓄有息的传统文化,有利于适度储蓄,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易纲还表示,不能将居民手中的钱变“毛”了,变得“不值钱”了。未来我国将继续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保证货币和物价之间的“平稳”。达到货币和物价相匹配的程度,尽量长时间的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维护居民的根本利益。在文章中易纲多次提及,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现在很多人都会觉得,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以前一百块能买好多东西,现在一百块只够买几斤猪肉的。其实不是我们的钱“不值钱”了,而是通货膨胀导致的。
正常的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的。就好比,近几十年时间我国虽然物价在上涨,但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此降低,反而是越来越好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有没有在通胀背景下“升值”的商品呢?也有。
我们这里举一个电动自行车的例子,原先的电动自行车都是2000块甚至100多就能买下了,现在商家给它加装了定位系统、一键启动等功能,再弄个APP,价格一下子上6000,甚至过万。
这种现象并不说明你手里的钱贬值了,而是人们的消费升级了,而表现出来的便是钱的购买力的“下降”。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有什么办法“对抗”通货膨胀?未来,什么最能保值?
1、稳健型投资
市场上比如固收类产品、指数基金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这类产品通常收益都比较低,真的能跑赢通货膨胀吗?
可能在以前,这种产品购买的人并不多,因为收益确实比较低。
但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多,市场波动在所难免,这时候稳健型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投资的原则是保本。
赚的时候,固收可以锦上添花;那亏的时候,固收的保值作用就也不会带来太大的损失了。
2、努力工作,投资自己
没有一定数量的钱用来理财,得到的收益还是比较小的。
如果你的月薪永远停留在3000元,那么,这些钱带来的收益可能只能满足你交通出行或者吃个早饭。
但是,当你投资自己,达到了月薪10000元。每天定投100元,一个月下来,还有7000月供自己消费。
所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赚钱利器,是比小额理财收益高出很多的。
当你有了一定的积蓄,投资理财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了。
因此,投资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无风险、高收益的保本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