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收益性原则
理财中,在适当分散风险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兼顾收益性,这样才能使的资金的理财效率最大化,才能达到理财的目的。假设储户一把梭,统统购买银行的货币基金,而当前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基金2.4%上下,上月CPI数据为3.8%,这样实际上还亏损1.4%,即财富缩水1.4%。那何必折腾,这个理财就没有意义了嘛。

举个最简单例子,最近两年火爆的银行大额存单。30万起购,三年期限产品,四大行的回报率都在4.2%上下,而相同期限、金额的中小银行能到4.8%左右收益。即使是最常见的定期存款,股份制银行和四大行5年期可能在3.5%,而城商行之类的可达4.2%。例如工行5年期挂牌2.75%,而成都银行4.2%。(作图成都银行、右图工商银行)
举个真实的案例,我老家达州宣汉某镇,一表哥在外务工,家里老人突然生病,其钱存放在当地的农商行,同时是定期存款,而该农商行也没有APP移动端,家里人着急,但是农商行按规矩办事,无奈之下只得连夜从杭州飞回达州。来回花去机票费近4000元,而提前支取的利息还不够买这来回的机票。
银行系统故障、升级等
每一家银行,间隔一段时间之后,其数据库会进行升级备份维护,或者整个系统升级。这样的事件几乎每一位和银行有过交集的人都会遇到,而这样的系统事件是不可预知的。虽然银行会提前在官网公告,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在涉及办理银行有关的业务时不会提前了解这些。90%的储户都是在打开官网或者手机APP端,然后看见一则公告,由于系统升级,某段时间内无法办理业务,敬请谅解之类的话,储户能干什么,只有嘟囔一句脏话退出而已。如果你选择的银行刚好在你急需用钱时出现这种情况,请问你如何处理?
综上:将所有的钱都集中存放在一家银行够买理财产品,这是一个糟糕的理财决定,该决定违背了理财的基本原则,同时自身的体验也极差。银行理财要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提前思考规划,在安全、便捷、收益等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才是合理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