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思君 | 来源 三思投顾(ID:sansifund)
很多刚接触基金的朋友,只要听说某某基金要分红了,可能就会立刻买入这只基金,因为他们觉得,能够赚取分红收益。
可是现实却是,等这只基金分红完成以后,基金的单位净值也跟着下跌了,所以不仅没有赚钱,相反账户还会出现临时“亏损”的情况。
比如中海上证50指数增强(399001)。
这只基金,在2019年9月26日决定以每份派现金0.0580元的价格分红。也就是说,如果你买了1000份这只基金,那么你将会分得:1000份X每份分红0.0580元=58元。
这58元是不是你的额外收益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当基金执行完每份派0.2元红利后,这只基金的单位净值也会跟着减少0.0580元,即单位净值就从1.3960元(分红前9月25日的净值)变成了1.3960-0.0580=1.338元。
由于分红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这只基金的单位净值下跌了0.52%,所以在9月26日这只基金的单位净值就为1.331元。
也就是说,整个基金分红的过程并没有增加你的额外收益,只是把你的钱从左口袋挪到右口袋,没有什么变化。
而基金分红的钱,并不是立马就能到账的。如果选择的是“现金分红”,一般为红利发放日后的一周左右到账;如果选择的是“红利再投资”,一般为权益登记日、除息日后的T+2可以查询到。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基金分红完成以后,账户会出现临时“亏损”的原因。
既然基金分红并没有增加投资者的收益,那为什么还要基金分红呢?
这就要说到基金分红的好处了,主要有以下两点:
1.降低基金规模
在之前的文章中,三思君多次给大家提到,对于主动型基金来说,如果基金的规模过大,是会加大基金经理管理难度的。
所以通过基金分红来降低基金规模,就便于基金经理的管理。
2.帮助投资者锁定收益
基金分红,其实就是帮投资者赎回提前赎回了部分基金资产。
所以当市场不明朗或明显处于高估(比如2007年、2015年)的时候,基金管理人已经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了,所以通过大比例分红就能帮助投资者锁定收益。
那是选现金分红好,还是选红利再投资好呢?
一般来讲,当市场的整体估值不高的时候,建议选择红利再投资。因为基金是一个长期投资才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品种,同时选择红利再投资也免去了申购费。
如果此时市场的估值已经较高了,且你对资金的流动性还有一定的要求,那么还是建议选择现金分红。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选择哪一种分红方式,它们都并没有增加投资者的额外收益,只是相比之下,红利再投资更有利于积累低成本的基金份额,进而实现复利的效果。
所以千万不要有“基金分红的次数越多或者分红金额越多就是一只好基金”的想法。
因为评判一只基金是否值得投资,是这只基金是否具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分红金额的多少或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