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小媛 | 来源 慢钱财商(ID:mqcs999)
01
最近,抖音上有个年入百万却因孩子教育而负债的家庭火了。
主人公璐姐北漂20年,终于在北京成家,儿子乖巧,老公能干,家庭年收入基本稳定在100万左右,而且在五环有自己的房子(有房贷),总算是在这个梦寐以求的大城市站稳了脚。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入百万的家庭,在北京,璐姐反而一身负债,原因不是买房,也不是买奢侈品,而是养小孩。
璐姐的儿子今年12岁,正处在小升初的关键时期,每周补英语、数学、朗诵、作文,一周烧掉1800。新增的奥数集训,3小时800,半年花掉5万。
这还只是日常补习的小额花费。
为了考北京最好的中学人大附中,璐姐花了10万给孩子报培训班,冲刺提前批考试。
简直比我们当年高考竞争还激烈,考试共分为三轮。
第一轮简历筛选,3万进6000,璐姐又给孩子报了简历辅导课,说老师有独家剧透,不报班不知道筛选规则,小学生的简历,比职场人职位竞争的简历都要好看。
第二轮多对多老师面试,6000进1200,自我介绍,老师主要看孩子的经历、表达能力和现场状态。
第三轮一对一专家面试,1200进600,深挖孩子的个性和特长。
很不幸,璐姐的孩子挂在第三轮。十几万算是白花了。
用璐姐的话说,但是如果不花,可能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小升初不抓紧机会,以后高考更难。
北京当地名校竞争有多激烈呢?
北京八成的985学校生源,都是从海定区和西城区考上的。北京一共16个城区,也就意味着剩下的14个区的学生要去抢两成的名校名额,高考题再简单,可是名额太有限了。考不过这两个区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不了名校。
虽然璐姐的孩子不在海定区和西城区,如果有学区房,那也好办。但是北京70平的学区房就要上千万,璐姐卖掉五环100+平米的大房子也才够首付,太不现实。
璐姐也想过放养孩子,所以孩子小学读了普通学校。结果孩子从3岁学的纯正美式英语发音直接变成了中式英语。10万请外教的钱又算是白花了。
为了给孩子攒学费,璐姐有多节俭呢?
中午吃9.9特价外卖,晚上喝食堂刷锅汤,免费加班餐留到第二天当早饭,算下来一天饭钱不到10块。
这么攒钱,不如把孩子送回老家,可以享受当地很好的教育资源。
但是璐姐觉得差距大了去,一是人脉的差距,就像孟母三迁,孩子在北京,跟同学聊天都能开拓视野;二是更多素质教育资源,璐姐光兴趣课就给孩子花了50多万,孩子学过击剑、马术、跆拳道、街舞,画画、围棋、书法、音乐,1小时200,学了有5、6年了……
目前,璐姐不仅一分存款没有,而且还负债了60万。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今年38岁的璐姐不敢休息,坚持日夜加班,她说,北漂的心酸从未停止过……
02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一切以孩子为主,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照顾。
他们含辛茹苦,掏空家底,从胎教开始,希望孩子多才多艺,上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直到重点大学,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再找个好对象,最后进入上流社会,阶层晋升,人生赢家……
每一道关卡,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钱,成了孩子们角力之战的有力武器;也成了父母焦头烂额的根源。
动则每小时上千的天价培训费,还有各种拓展琴棋书画等才艺技能的花费,一年几十万已是保守估算。
以北京中产家庭为背景的电视剧《小欢喜》里,黄磊和海清的儿子方一凡因学习成绩太差,就在进入高三的时候选择参加艺考。
艺考辅导费打完折1200元每小时,每次课2小时,也就是说上一次课2400元。每周辅导2次,到艺考前一共2个月,20次课,最少是4.8万。
现实生活中,一般高一就开始准备艺考了,每周训练2次,一年按40周算,那么2年时间里,至少要培训160次。每小时培训费用按300元计算,那么仅高一、高二的培训费用至少要将近10万元。
还有学费、服装费、化妆费以及其他才艺方面的辅导费用以及日常的生活费,3年下来保守估计差不多得25万。
除了天价培训费,还有天价学区房。
既老且破又小,没有厨房,没有独立卫生间,电线交错,墙面斑驳,就因为是学区房,卖出了每平方均价30万元的天价。
吐槽归吐槽,抱怨归抱怨,该报班的还是在报班,该买学区房的还是在买学区房。
对教育资源的无限投放,正在掏空这届父母的家底……
03
电影《西虹市首富》的结尾,沈腾将300亿遗产全部捐献时,挺着大肚子的妻子突然被肚里胎儿踢了一脚,这一脚提醒了两个人,钱不能捐完,得为孩子留一点。
而这一点,算完之后竟然成了一张几米长的账单。
孩子一生下来就得要奶粉、尿不湿、奶瓶、磨牙棒、果泥、肉泥......
孩子长大了,钢琴、游泳、轮滑、英语、乐高,哪一个都得学……
请家教要花钱,逢年过节去老师家走动不能空手去……
儿子搞对象开房也不能总让女方掏钱吧……
结婚彩礼一大笔、学区房、小汽车、家电、车位、保险......
四角吞金兽,名不虚传。孩子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奢侈品。
这是一个北京的朋友列的育儿支出:
一节早教课45分钟100大洋;幼儿园从普通公立到顶级私立,每个月的花费可以跨百倍,从几百到几万;一台钢琴数万,一节一对一课程200元起步;外教英语辅导班,万元起步,还有其他无数种兴趣班等着你…...看看她女儿一个暑假的账单: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合计:3.5万了。
她算了一下,按照北京现在的物价水平,供到女儿上大学,至少要279万。
或许有人要问,没钱就少投入点,非得倾其所有吗?
但是身在一线城市,身在那个环境里,如果你舍不得花钱,即使孩子再优秀,可能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大城市的精英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从孩子诞生开始就造就了一个家庭避免不了地去倾其所有。
我深圳的一位老师,两个孩子今年终于进了重点小学。他从去年开始到处托人、找关系才弄到两个名额,仅介绍费就花了40万,等待他的还有接下来六年上百万的教育费。
即使你上得起名校,交得起学费,孩子也足够优秀,但是家长们还得使出浑身解数去抢那几个的名额,如何抢?就是花钱了。否则,再优秀的孩子也只能读个普通学校了。
04
父母拼命花钱的背后,是对孩子未来的焦虑。
犹如《小欢喜》里面的父母心声:孩子进不了重点小学就进不了重点初中;就进不了重点初中就进不了重点高中;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这辈子就完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
那么,养孩子,到底要不要花钱?花多少钱合适?
答案是,当然要花!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丰富的环境刺激下(包括居住环境的优越、玩具种类的复杂多样、食物种类多样等),小孩子大脑的发育具备更多可能性,大脑构造变得更为复杂、聪明。
如何给孩子塑造一个条件优越的环境?
除了父母的陪伴之外,无可避免地就是钱。
那花多少钱合适呢?
丰俭由人,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及经济条件让孩子获得无限好的教育?
1) 做好子女教育金规划
教育是最值得投资的项目,孩子就是最好的投资品。基金定投可以缓解大额费用的压力。
周先生和周太太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今年3岁,夫妇俩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打算让女儿在18岁去美国读大学本科4年。
假设美国学费每年35万元,学费增长率为6%,教育投资年收益为8%。大概估算,4年下来,孩子出国留学要花掉336万。
现在距离孩子上大学还有15年时间。如何在15年的时间,轻松凑得这336万?
最适合周先生夫妇的有两种投资方案:一是一次性投资金额30万,二是每月定期定额投资7000。这样,在女儿18岁时,本息回收的资金就差不多可以解决出国留学的费用了。
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不管是一次投入30万,还是每月投入7000,都要比一次性凑齐336万轻松得多。
2) 做好保险规划
❖ 根据教育金增加投保额度,若发生事故,教育金准备来源将中断,因此需要根据教育金需求增加投的保额。
❖ 优先给家庭顶梁柱买保险,父母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支撑,不管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家长们为自己做好保险规划,为整个家庭做好保险规划,只有自己健康强大,才有能力给孩子最好的。
3) 摆正心态
俗话说的好: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养法。
无论怎么培养孩子,富养孩子的心态很重要,而不是仅仅给予金钱,真正给孩子的好教育也并不是花钱多少就能决定的。
除了心态和精神的培养,养好孩子,既不能只寄希望于盲目砸钱,当然也不能不花钱,而是在已有的能力条件下花有限的钱,获取最有用的资源。
愿每个孩子,未来都是父母最好的“投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