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振经济,过去一个月,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全球已有多达十个国家的央行相继调低利率政策。欧洲央行决策者在7月会议上表示,可能需要采取多项措施来提振欧元区经济,这些措施包括降息、购买资产、调整利率指引,以及通过部分缓解欧洲央行负利率的影响从而支持银行。
有关注财经消息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7月31日美联储降息25个BP至2%-2.25%后,短短的两周内,已经有五个国家宣布降息,分别是菲律宾(25BP,至4.25%,今年第二次)、泰国(25BP,至1.5%)、印度(35BP,至5.40%,今年第四次)、秘鲁(25BP,至2.5%)。此外,近3个月来,全球还有包括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印尼、南非、乌克兰、土耳其在内的约12家推出降息措施。
中国则在8月20日实施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机制改革的首次报价,均较现行同期限的贷款基准利率下降,也被市场视为相当于实现一次非对称降息。
其实,早在3月份,业内人士就曾表示全球货币政策将由紧缩转为宽松。当时可能还有很多人将信将疑。要知道在去年可是全球紧缩、风声鹤唳,尤其美国的态度是360度大转弯,之前讨论的还是加息加一次、两次还是三次的问题,现在直接变成降25BP还是50BP,未来降多少的问题。背后的问题我们在之前也有所表明,在上一轮全球去杠杆并未见效后,为了防止未来的经济衰退,做的提前准备。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后的首次报价诞生。这意味着降息了,只是这个降息是“新机制”决定的,而不是央行直接宣布的。
1年期为4.25%,央行贷款基准利率(1年和1年以内)为4.35%;
5年期为4.85%,央行贷款基准利率(5年以上)为4.9%。
央行副行长回应:降准降息都有空间,降不降要根据经济增长和物价形势。
实际上,我们和房地产一起结合来看降息问题,会发现之前的货币政策可能有点“放不开手脚”,事实上房地产是很重要的一环,若继续用传统的降息方式,很有可能会让楼市的泡沫再次抬头,这样就不能有调控精准的效果,而且这次的改革降息,其实能过让制造业真正享受降息的利好。
此外,还有国际市场上的美联储。依据市场预期,9月的美联储降息的概率已经高于80%,有的机构预计将高达90%,基本大概率确定要降了,但这对我们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
从美联储的降息反映出美国的经济真的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作为经济大国的美国,可能会成为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将不利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对我们来说是不利的。
此外,特朗普希望在任期间有更好的政绩,会希望美国经济可以继续扩张,而在美元强劲的状况之下,出口将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要负担大量的进口,将会致使贸易逆差的进一步扩大,美国更希望借此抑制美元的强势。
目前,央行对于降息的把控程度是非常高的,已不再是之前的双轨制,因此我们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就算降息,也是在结合具体国情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的降息,不会对我们的基本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家不要太过于恐慌。
综编自众汇全球、禹合资产、大金牛财经。